北宛城外。
三方軍隊,呈現一個三角鼎力的犄角形狀,分布在三個方向安營扎寨,彼此之間相互警惕著。
這種無聲的對峙,才是最折磨人的,也是最耗費心神的,沒人愿意第一個發起進攻,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敵人到底是一個還是兩個。
在這三方人馬當中,最疲憊的還是秦之豹,說實話,他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雖然擊殺了康德,對于西征軍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兒,可是,對于他個人而言,這種喜悅之情并不算多,滅掉了一個康德,卻來了一個許凱歌。
相對于康德,許凱歌對西征軍是最為了解的,作為曾經是西征軍高級將領的一員,西征軍的很多部署,他都知曉,現如今,許凱歌叛離了西征軍,那就意味著,西征軍之前所做的很多事情,都可能付之東流,在這種情況下,滅掉一個康德,并不算什么。
不過,這種三方對峙的情況,隨著慕容濉和石嘉賜的到來,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慕容濉從弓月城趕來之后,直接見到了秦之豹,現場也沒有外人,慕容濉直接把弓月城發生的一切,事無巨細的講述給秦之豹聽。
當聽到許一凡居然以一己之力,拉攏了石族人,他是無比震驚的,也是無比振奮的。
盡管,秦之豹是最早提出塔撒哈沙漠有人居住的猜測,但是,猜測畢竟是猜測,當猜測成為真實情況的時候,他多多少少還是感到很吃驚的。
如果是之前,秦之豹肯定會對石族人怎么在塔撒哈沙漠生存感興趣,現如今,這份好奇心只能暫時放在一邊,他更在意的是,許一凡是如何把石族人拉到他們這邊的,更好奇的是,接下來,石族人能給他們提供多大的幫助和支援。
可是,在聽到慕容濉說,石族人能提供的資源有限,他們能給予的最大幫助,就是眼前的這五千余人的沙漠軍了,而且石族為了保存他們的種族,這五千人只能作為后備部隊使用。
根據許一凡跟石安懋達成的協議,沙漠軍可以留在北宛城協助秦之豹作戰,但是,他們最多只能承受五分之一的傷亡,如果超過這個底線,他們就會立即撤出戰場的。
換而言之,石族人固然站在了西征軍這邊,但是,想要解決眼前的困局,打贏這場仗,還得看秦之豹他們自己,可是,秦之豹手上的人馬,加起來也不到五千,想要打贏這場仗,尤其是打贏彼此都知根知底的許凱歌,恐怕很困難。
按照秦之豹的預計,最好的結局,也是兩敗俱傷,許凱歌退守北宛城,秦之豹帶著少量人馬突圍出去,而這還是在許凱歌沒有其他后手的情況下,可以秦之豹對許凱歌的了解,許凱歌不可能沒有后手。
在從北宛城去往康城的路上,肯定有兵馬埋伏,秦之豹就算僥幸帶著麾下人馬突圍出去,他們也會成為被追殺的對象,從北宛城到康城的路程看似不遠,可是,想要抵達康城,是很困難的,到了那個時候,他麾下的這些人,又有幾人能活著回到康城,真的不好說,甚至他自己能不能回到康城,秦之豹自己心里都沒底。
不過,在看到身邊的那四個死灰營戰士的時候,他還是有一定信心的,畢竟,之前死灰營在守城戰當中,展現出了他們超人般的戰力,可是他們只有四個,不到萬不得已,秦之豹是不會用他們的,更何況,秦之豹了解死灰營戰士的戰力,許凱歌也同樣知道,他不可能沒有防備。
最讓秦之豹頭疼的,還不是如何把麾下的這數千人帶回康城,而是慕容濉傳達的許一凡的另一個意見,或者說是命令。
許一凡要求秦之豹等人,堅守在北宛城之外,依舊跟沙漠軍還有許凱歌形成對峙情形,至于要對峙到什么時候,對峙多久,許一凡沒有說。
除此之外,許一凡還要求他們,不可跟許凱歌正面迎戰,卻也不能撤離北宛城,也就是說,秦之豹他們這數千人,要像釘子一樣,死死地釘在這里。
至于許一凡為什么要這么做,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慕容濉沒有說,秦之豹問過之后,發現慕容濉也不清楚。
另外,還有一件事是讓秦之豹感到匪夷所思,感到意外的,那就是許凱歌的叛離,居然是沖著許一凡而去的,這就讓秦之豹感到費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