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死灰營的恐怖,竇斌蔚是聽說過的,卻并沒有親眼見到過,因為在瘟疫得到控制之后,他就退居后方了。
在竇斌蔚看來,之前在康城守城戰當中,四名死灰營戰士之所以被渲染的那么厲害,只要是為了穩定軍心士氣,最多就是高武或者高修的自爆而已,才會流傳那么廣的,心中難免存著小覷之心,然而,在真正遇到死灰營戰士之后,他才發現這種小覷之心會害死人的,而且是害死了很多人。
第一名死灰營戰士,在不管不顧,徑直沖向敵軍之后,伴隨著一聲怒吼,伴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伴隨著一道火光亮起,其周圍數百人瞬間被爆炸淹沒,第二個死灰營戰士,同樣如此。
原本還有兩千余人的竇斌蔚,瞬間損失大半,兵力的損失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士氣的跌落,那才是最致命的。
在這兩名死灰營戰士開路的情況下,許一凡親率剩下不到五百人的隊伍,殺入敵陣當中,屠戮,無差別的屠戮就此展開,而勝利的天秤也徹底的倒向了許一凡這邊。
火藥的爆炸,本來給人帶來的沖擊就很大,不管是視覺上的沖擊,還是感觀上的沖擊,都是無與倫比的,剛剛在重賞之下恢復勇氣的敵人,在親眼目睹身邊的袍澤,還沒有反應過來,就淪為一地爛肉之后,恐懼的情緒占據了他們整個思維,下意識的后退,下意識的逃跑,是人在遇到極大危險之后下意識的行為,誰也阻攔不了。
看著僅剩不到一千人的隊伍,在爆炸之后,在面臨許一凡一方沖鋒的時候,這些人開始四散奔逃,不管竇斌蔚如何的呵斥,甚至是拔刀殺人,都無濟于事,軍心已散,士氣跌落到了谷底,在想凝聚起來,不是三言二語,一時半刻就能做到的。
看著距離自己越來越近的許一凡,竇斌蔚痛苦的閉上眼睛,哀嘆一聲,不在阻攔什么,他沒有選擇跟許一凡死磕,而是選擇了撤退。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竇斌蔚知道,這一場遭遇到以他的完敗而告終了,繼續戰斗下去,除了徒增傷亡之外,沒有任何的意義,而且就算他想繼續戰斗,也沒有幾個人愿意戰斗。
在竇斌蔚選擇逃跑之后,其他人跑的更快了,然而,不管他們跑的再快,還是會許一凡這邊的人緊追不舍,跑得快的暫時逃過一劫,跑得慢的,當場就被斬殺。
從雙方遭遇,再到戰斗結束,前前后后用了兩個時辰,在龍門鎮發生的戰斗,其實只持續了不到一個時辰,剩下的一個多時辰,是許一凡這邊在追殺那些四散而逃的逃兵,其中,最主要的目標還是竇斌蔚。
在兩軍交戰的時候,雙方實力相當,誰最先潰敗,誰就輸了,如果他們選擇逃跑,那后果就很嚴重,當面對面作戰的時候,他們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可是,當他們選擇把后背交給敵人的時候,那往往等待他們的就是屠殺。
不到五百人的隊伍,被許一凡撒出去三分之二,只留下了不到百人,留守在龍門鎮,打掃戰場,收拾殘局。
這場遭遇戰,許一凡以少勝多,把劣勢變成了優勢,從而取得了勝利,就在九娘覺得,許一凡應該高興,而她不知為何,也無比興奮的時候,卻發現許一凡并沒有流露出多少高興的神色,反而很悲傷。
是的,沒錯,就是悲傷。
留下的近百人,都是在方才的交戰當中,身負重傷的人,缺胳膊斷腿是很正常的,大多數人其實都不可能再繼續作戰了,但是這些人并沒有哭爹喊娘,只是默默地挑選了一個干凈的地方,開始相互包扎傷口,而那些受傷較輕的人,則在簡單的處理完傷口之后,就開始打掃戰場,把那些身受重傷還沒有斷氣的人,再補上一刀,解除他們瀕死掙扎的痛苦。
任何一支軍隊,都有怕死的,竇斌蔚的軍隊也不例外,或許,他們在許凱歌麾下的時候,是其麾下戰力最強的軍隊,然而,在面對許一凡軍隊的時候,他們還是稍遜一籌,他們差的不是裝備,不是戰力,而是士氣,他們缺乏向死而戰的勇氣。
之前,一番混戰廝殺之后,以為竇斌蔚的部隊,差不多被全殲了,然而,在打掃戰場的時候,卻發現,七千人的隊伍,除了逃走的數百人之外,現場還要一千來人的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