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詭道也!
戰爭之道,變幻萬千,虛虛實實,除了下棋之人,很難全部看清虛實,饒是下棋之人,有時候也可能淪為棋子。
許一凡跟許凱歌之間的博弈,各占一部分優勢,而論起優勢最大的,自然還是許凱歌了,許凱歌現在麾下至少有五萬人馬,哪怕涼宛鎮丟失,竇志勇和竇斌蔚兵敗,許凱歌也不是太過于著急。
五萬人馬,在西征軍主力被西域聯軍牽制在康城,西征軍后備軍被燕王軍牽制在西洲的情況下,許凱歌的這五萬兵馬,不敢說橫行無忌,至少,他是目前最強大佬。
兵強馬壯,這是許凱歌的優勢所在,然而,他只能以北宛城為據點,不敢輕易移動,這又是他的劣勢所在。
許一凡的劣勢很明顯,人少,身處重重包圍之中,一旦遭遇大規模的敵軍,他都可能被留下,不過,許一凡的優勢在于,他有很多盟友,弓月城內的石族人,北宛城外的秦之豹等人,還有前來馳援的童真,以及他現在麾下的人馬,既然許凱歌的目標是自己,只要自己還沒落入對方手中,他就有輾轉騰挪的地方。
只是,現在的問題在于,許凱歌有時間去等待,可是許一凡卻沒有時間繼續等下去了,蒯罡拿下了涼宛鎮,但是,蒯罡能在涼宛鎮堅守多久,很難說,一旦涼宛鎮丟失,那許凱歌的援軍就會抵達,到了那個時候,別說拿下北宛城了,就是許一凡能不能逃脫,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于是,許一凡做出了一個很大膽的決定,他決定主動去挑釁許凱歌,他要想辦法牽制住許凱歌,讓他不敢貿然出兵對秦之豹他們動手,把大部分火力吸引到自己身上,等待童真的到來。
許一凡心里很清楚,以他現在手上的這點兒兵馬,想要攻打許凱歌,那簡直是癡人說夢,不過,他知道己方的情況,不代表許凱歌清楚,畢竟,短短一天一夜的時間,許一凡不但說服了石族,還離開了弓月城,在許凱歌的背后狠狠地來了三刀。
如果許一凡帶領著數千人,甚至上萬人前來,許凱歌反而不懷疑什么,也不會顧忌什么,大不了就是真刀真槍的打一仗而已,可是,許一凡只帶著二百來人,就這么大搖大擺的出現在他面前,許凱歌豈能不多想。
此時,許凱歌已經想清楚了很多事情,北宛城外的沙漠軍肯定已經很秦之豹暗通款曲,聯合起來了,之前,他原本有機會消滅這兩支軍隊的,只是,他有顧忌,盡管他已經叛離了西征軍,可還是不愿跟西征軍開戰。
當然了,不愿輕易跟西征軍開戰,只是原因之一而已,最重要的原因,他是在等待一個消息,弓月城那邊的消息,既然他的目標是許一凡,只要許一凡死了,而且是死在了石族人手里,那他之前的所作所為,都沒有太大的問題,最多就是一個失職之罪而已,只要不跟西征軍翻臉,其他的都好說。
許凱歌想用最小的代價,殺死許一凡,可惜,他失算了,石族人的選擇超乎了他的預料,這也導致,他喪失了最佳消滅秦之豹和沙漠軍的大好機會。
除此之外,許凱歌是極度自信,甚至是自負的,以他對秦之豹的了解,還有這段時間對沙漠軍的觀察,他很清楚,以秦之豹和沙漠軍現如今的實力,想要消滅他們,代價肯定很大,但只要他鐵了心要滅掉對方,是絕對可以做到的,因為有把握消滅秦之豹他們,因此他反而不著急。
只是,許凱歌終究還是低估了許一凡搞事情的能力,不過,這對許凱歌來說,影響不大,在許一凡不斷挑釁他的時候,許凱歌卻始終沒有派大軍去針對許一凡,因為他在思考一件事。
其實,到現在為止,許凱歌對許一凡的身份都知之甚少,不過,從燕王寧愿花費如此大的代價,也要消滅許一凡來看,許一凡的身份肯定不簡單,燕王要殺許一凡,殷元魁肯定會保許一凡,雖然西征軍的主力現在被牽制在康城,但是,以許凱歌對殷元魁的了解,他肯定會派人前來馳援許一凡的,而這個人,他思來想去,也只有童真了。
如果是童真前來馳援許一凡的話,那他會帶多少人馬呢?
按照許凱歌對西征軍現狀的了解和分析,人數肯定不多,最多一萬人,但是,現在西北的戰場亂的很,西征軍的兵馬能被抽調出來的可能性很小,童真若來馳援,他的人馬從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