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敵人,可在這異國他鄉,他們卻奇跡般的配合到了一起,這種感覺真是一言難盡。
這一戰下來,許凱歌這邊傷亡不輕,整個隊伍,也就剩下不到一千人了,傷者無數,疲憊至極,每個人都很累,都緊繃著一根心弦,這根心弦繃得太緊,什么時候會斷裂,誰也說不準。
在其他人都忙著打掃戰場,收集一切可以用的軍備和糧食,方便他們接下來的戰斗,而許凱歌則坐在石頭上,盯著腳下的地面,眼神逐漸變得迷離起來,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回想這三四天的經歷,正是恍若隔世,從碎葉鎮開始,許凱歌就沒有停止過戰斗,在這段時間里,許凱歌他們到底殺了多少西域軍,他自己都記不清了,當然,他也懶得去記,總之很多,這不比他之前殺的敵軍少多少。
現在,許凱歌也面臨著一個抉擇,是繼續追殺許一凡,還是選擇回去。
這個答案很模糊,許凱歌很茫然,繼續追殺許一凡,就算能殺死對方,又能如何,他肯定是回不去了,不但他回不去了,身邊這些跟著他的人,也不可能回去了。
如果選擇放棄,那他之前做的一切,都毫無意義,他現在的情況,能不能回得去,還很難說,而且就算他回去了,整個大炎可還有他許凱歌的立錐之地?
西域軍不會放過他,西征軍同樣也不會放過他,燕王估計也不會放過他,大炎雖大,可已經沒有了他許凱歌的立足之地。
投降西域?
不可能的,就算戰死沙場,他也不會投降的,他寧可放棄殺死許一凡的初衷,也不會投降西域人的,這是他的傲氣,也是他的傲骨所在。
投降北蠻?
呵呵!那更不可能了,北蠻跟大炎打了多少年,死了多少人,他許凱歌就算在不是個東西,也不能背棄大炎王朝啊。
怎么辦?
除了死在西域,還能怎么辦?從他決定進入西域追殺許一凡開始,他就沒打算活著回去。
可是,當許凱歌抬起頭,看著那些正在忙碌的將士,看著他們那一張張或滄桑,或稚嫩,或疲憊的臉,許凱歌捫心自問,他這么做真的值得嗎?真的合適嗎?
他許凱歌可以去死,因為他的命,他可以自己掌握,可是,這些人的命呢?他許凱歌能做主嗎?
當然,他可以做主,可是,他狠得下心嗎?
這些人都是跟他出生入死很多年的人,如果他真的狠得下心,他怎么會在得知秦之豹追擊而來的時候,主動拋棄大部隊呢?
想了很久,沉默了很久,許凱歌做了一個決定,他可以死,但是,他們卻必須活下來,而能讓他們活下來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許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