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九死一生,活下來,就能贏得富貴,獲得他們之前想得到,卻一直得不到的東西,雖然希望渺茫,可有希望總比沒有希望強吧。
后者,十死無生,不但他們會當成被誅殺,他們的家人也會受到株連。
兩相對比之下,他們果斷的選擇了前者,而這支囚犯軍也在接下來的戰斗當中,發揮出了巨大的戰力。
活下去,沒有人想死,所有人都想活下去,可是,死亡不會因為他們想活著,就不會到來,當他們拿起武器的那一刻,大部分人都注定不會活著。
囚犯軍和蟻軍是安德烈攻城的主力,他不像申屠侯那樣急于求成,而是采取了穩扎穩打,在戰爭的初期,安德烈主要是消耗西征軍的軍備,尤其是箭矢、巨石、擂木、滾油這些不可再生的軍備。
戰爭從第一天開始,就無比的慘烈和血腥,這五萬多的囚犯軍,在第一天就傷亡過半,蟻軍也損失不小,可是,面對這種情況,安德烈絲毫不在意。
第二天,依舊讓囚犯軍和蟻軍沖鋒。
第三天,依舊如此。
第四天,還是如此。
五萬囚犯軍死完了,后方又送來了新的囚犯,不等休息,他們直接就被趕上了戰場,一旦踏上戰場,他們的命運就不是他們自己可以掌控的了。
安德烈這邊死了很多人,至于到底死了多少人,可能他自己都不清楚,總之,康城外的那條不斷被加寬,又不斷加深的壕溝,在第三天就被填平了,全都是被尸體填平的,其中死了多少人,可想而知。
安德烈的這種打法,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囚犯軍和蟻軍在攻城的時候,曾經多次產生嘩變,想要造反,但是,他們的造反,很快就被鎮壓和殲滅。
至于說康城那邊,情況更加的嚴峻,雖然其傷亡人數沒有安德烈那么多,可是,他們面臨的情況,絲毫不比安德烈好受多少。
在安德烈攻城的時候,殷元魁他們讓人在搖搖欲墜的第一道城墻,建立起了防御陣型,對敵軍展開了大規模的殺傷,但是,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只有五天而已。
在第三天,壕溝被填平之后,第一道城墻在敵人的猛烈沖擊之下,也只堅持了兩天時間,就徹底的失守了,而第一道城墻也被殷元魁下令給拆成了廢墟。
當然了,康城這邊還有第二道城墻。
雙方從第五天開始,就在第二道城墻上展開了鏖戰。
第一道城墻和第二道城墻之間,有一道寬約二十五米,深約十米的壕溝,壕溝地步布滿了各種殺人利器,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靠近康城的這一端,是緊挨著城墻的,想要過壕溝,就必須搭梯子和木板,可是,面對光禿禿的城墻,根本沒有著力點,而想要通過壕溝,就必須把壕溝填平,才能靠近城墻,才能搭建輕梯。
想要填平壕溝,依靠尸體是不可能的,安德烈的囚犯軍和蟻軍固然很多,可也經不起這樣的損耗啊,暫時,他們還能以暴力手段鎮壓下去,可時間長了,這些本身就是死囚的人,在看不到任何一點兒希望的情況下,他們還愿意沖鋒嗎?還敢沖鋒嗎?
為了防止安德烈他們利用第一道城墻填平壕溝,殷元魁在第一道城墻即將失守的時候,下令撤退,而在撤退的同時,把依靠人力,那第一道城墻給拆光了,城墻的磚頭和石頭都被運送到了第二道城墻上,充當新的防御武器。
面對這種情況,安德烈暫緩了進攻的攻勢,他調集了大量的揚塵車,開始讓這些囚犯軍和蟻軍,搬運大量的沙土,利用揚塵車進行填補壕溝。
當然了,殷元魁這邊也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安德烈這么做,在安德烈使用揚塵車的時候,殷元魁就動用了大量的投石車,這些投石車不是為了殺敵,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破壞對方的揚塵車。
任何器械破壞容易,建造很難,盡管安德烈那邊準備了大量的揚塵車,而且分散很廣,可是,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為了解決這個困局,安德烈再次改變了策略,他一邊讓人繼續搬運沙土,一邊讓人開始搬運第一道壕溝的尸體,直接用尸體和沙土,在康城的第一道城墻的位置,建造出了一個高墻。
這樣做,既是為了防御殷元魁這邊的投石車,又是為了填平第二道壕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