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戰斗當中,其實,吃虧的是下陽國,三個王妃慘死其中不去說,單單參與這場盛會的王公貴婦,就死了不少,其數量比上陽國多了很多,因為在騷亂發生之后,最先反應過來的是上陽國的人,而上陽國的那些王公貴婦們,第一時間就得到了庇護。
雖然,出席這場盛會的,大多數都是女人,可是,她們身后代表的勢力卻很駁雜,一個王國是否強盛,一個國王的王位能否坐的安穩,除了依靠他們自身的實力之外,還要依靠寺廟和這些王公貴族,需要得到他們的支持才能做的更遠。
幾個女人的死亡,對于這些豪閥大家來說,不算什么,畢竟,她們只是附屬品而已,但是,這些狠狠地打了他們的臉,面子有時候比性命還要重要,為了面子,他們不得不擺出強勢的態度。
這件事有蹊蹺,可能是個陰謀。
易德在得知這件事之后,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個問題,畢竟,能當上國王,他也不是傻子,雖然許一凡把這件事盡量做到完美,可他來這里的時間太短,計劃部署的很匆忙,漏洞肯定有,而且還不少,只要稍加思考,就能看出其中的問題來。
然而,看出來是一方面,怎么選擇又是一方面。
易德看出了這是一個陰謀,可是,他卻不能不擺出強硬的姿態,跟上陽國作戰,如果他選擇在這個時候進行談判,不說那些底層的百姓答不答應了,那些死了人的王公貴族們,就會第一個不答應,更重要的是,兩國的僧人都牽扯并且參與到里面去了。
作為一個教權比王權更大的國度,一旦寺廟選擇開戰,不死不休的話,那易德縱然是國王,也沒得選擇。
上陽國和下陽國的軍隊并不算多,滿打滿算,也就七萬多人,在西域聯軍組建之后,兩國十分有默契的各自派出了一半的軍隊,近四萬人參與其中,雙方加起來,剛好是七萬多人,而現如今,兩國各自還剩下三萬不到的軍隊,用以鎮守王國。
在這場普羅橋戰役當中,雙方動用了七千多人參與戰斗,而現在對峙的還有五千人,這場戰役今天肯定無法繼續下去了,但是,過了今天,雙方肯定會展開一場全新的戰役。
既是孿生兄弟,又是死對頭,雙方對于彼此的脾氣秉性,還有作戰手段,都是了若指掌的,想要打贏對方,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盡管易德和布德,都不想發動這場內戰,可這由得了他們嗎?
答案是否定的。
當晚,兩國的軍隊就在普羅大橋展開了對峙,看似十分的平靜,可是,在平靜的背后,雙方都在進行作戰準備。
普羅大橋作為連接兩國的重要樞紐,肯定不會被某一方輕易拿下的,而想要在普羅大橋作戰,能參與的人數其實并不多,畢竟,普羅大橋并不大,雙方想要作戰,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兩國水師的作戰。
可能,西域人有水師,在中原人看來是一個笑話,就像和尚有頭發一樣好笑,可是,西域確實有水師,而且他們的水師還很厲害。
就在當天晚上,兩國的軍隊,就開始推動大量的船只入江,準備新一輪的作戰。
說起江流之戰,最耳熟能詳的自然是赤壁之戰,原本,許一凡以為他在這個世界,看到的江流之戰,應該是在中原,可他沒想到,第一次看到這種戰役,居然是在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