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還有城頭上的那個大鐵球,這玩意兒看著笨重無比,移動起來不方便,可是,這玩意兒真的很重,一旦它動起來,沒有一定的阻力,它是不可能停下來的,而它每一次擺動,都會給西域聯軍這邊造成成片成片的傷亡。
大鐵球就安放在城墻最中心的位置,就懸掛在城門之上,之前,安德烈在看到這個大鐵球的時候,十分的疑惑,以為這是西征軍用來堵塞城門用的,因此,也沒有太在意。
可事實卻告訴他,他只猜對了一半,這顆大鐵球確實是用來堵塞城門的,但是,其真正的作用和目的,是用來殺人的,還有就是用來破壞大型攻城設備的。
大鐵球很重,盡管許一凡在設計它的時候,給其設計了轉輪,利用了滑輪裝置,可是,每一次擺動它,就需要數百人,甚至上千人同時作用,大鐵球才能擺動起來,由此可見,這顆大鐵球到底有多重了。
大鐵球重還不算什么,其靜止懸空的時候,沒有什么威脅,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裝飾品一般,可是它一旦擺動起來,其可以以城中心為中心,朝著左右兩邊搖擺,而其每一次搖擺,都能把大批踩在輕梯上攻城的敵軍直接給掃落下去,把人掃下去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這玩意兒依靠自身的重量,可以輕易摧毀這些輕梯,別說是輕梯了,就連那些跟城墻差不多高的呂公車,被其砸一下,都要出現劇烈搖晃,而反復砸上幾次,幾十次,一架花費很長時間建造的呂公車,就會被其砸毀。
這種看似笨重的東西,卻極大的阻擋住安德烈他們進攻的速度。
為了解決這顆大鐵球,安德烈也是嘗試了很多辦法,而想要解決這玩意兒,有兩個辦法:要么破壞它的控制裝置,要么讓其靜止不動,無法擺動。
看似很簡單的辦法,可實施起來卻異常的困難,先說破壞它的控制裝置,這玩意兒的控制裝置,就在城墻后方的指揮臺上,而想要破壞它,就必須登上城頭,抵達指揮臺,而指揮臺的重要性不用多說,那是重兵把守的地方,就算殺了城頭了,別說靠近指揮臺了,就是在城墻上移動都困難。
至于第二個辦法,也很困難,這大鐵球至少有上萬斤,一旦它擺動起來,在慣性的作用下,再加上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人力是無法與其抗衡的。
就算有辦法讓其停下,付出的代價肯定不小,而且城頭上的西征軍,又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你讓鐵球停下。
都說一力降十會,就這么一個大疙瘩就讓安德烈絞盡腦汁,想了很多辦法,最后,他更是以數駕呂公車為代價,直接把呂公車推到大鐵球附近,分布在其左右,死死地卡住大鐵球,然后讓人從呂公車上攀附到打鐵球上,以生命為代價,在上面套上繩索,然后拉長繩索,固定起來,這才讓其無法動彈。
可是,這種辦法也沒持續多久,安德烈能不惜代價,去給鐵球套繩索,殷元魁那邊也可以不惜代價,去解開繩索,一來一回,單單為了一個大鐵球,雙方就死了不少人。
不過,結果對安德烈來說,還算是好的,因為每一次讓大鐵球停下之后,安德烈這邊可以減少很大的傷亡。
這種嶄新的防御器械,真的讓安德烈很頭疼,很惱火。
如果這還不能說明問題的話,那再看看許一凡在北宛城一役當中的表現,他在處于絕對劣勢的情況下,還能反敗為勝,逃離包圍圈。
而且這小子跳出包圍圈之后,他就跑到了西域的后方搞事情,把西域聯軍的后方搞得一塌糊涂,差一點兒就影響到了西域整個進攻計劃。
這樣的人才,如果是朋友的話,那是幸事,可如果作為敵人的話,那就是大不幸,因為你根本不知道這小子腦子里到底在想什么,你也無法預判他接下來要干什么。
像殷元魁這樣的成名已久的大將軍,哪怕他極少帶兵作戰,可是,只要成名,他都會有優點和缺點,而根據這些優缺點,可以針對性的做出一些計劃,可是,許一凡卻不同,他是突然出現的,而他做的事情,每一件都超乎常理,如果不是熟悉他的人,很難跟上他的思路,這樣的人,想不忌憚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