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古董在外人看來很值錢,可是,對于本地人來說,那并不是啥稀罕物件,而且金錢對于本地人來說,并沒有太大的誘惑力,因為很多人本地人,窮其一生幾乎都沒有離開過青山城,最多就是去其他城池走走而已。
吃穿住行,對于他們來說,完全可以自給自足,而金錢在這里,其實用處不大,只是因為有了外人的進入,他們才不得不采取這種手段罷了。
至于說成衣鋪,也是那些外來人帶進來的,雖然當地人酷愛黑色,可是,對于那些艷麗多彩的衣裳,還是有人心動的,當然,大部分成衣還是賣給那些外來者自己的,本地人對此興趣不算大。
其實,青山城內很多東西,都是在長久的歲月當中,逐漸被外來者改變的,像青樓賭坊、茶樓酒肆這些,都是外來者帶進來的。
青山城一分為二,一南一北,一靜一動,住在城南的是本地居民,而住在城北的則是外來者,雙方涇渭分明,雖然也時常互通有無,可彼此的文化、行為方式,都并沒有進行交叉。
在日落之后,許一凡最先轉的地方,就是北城區,在這里,凡是在其他城池能看到的東西和人,在這里幾乎都能看到。
在城北區轉了近兩個時辰之后,許一凡就去了城南區。
相對于城北區的喧囂和嘈雜,城南區就顯得格外的安靜,或者說是寂靜,雖然這里也有茶樓酒肆,也有青樓賭坊,可是,無論從商鋪的數量上,還是從事這些行業的人數上,都跟城北區相去甚遠。
走在南城區的街道上,看到最多的商鋪,是骨玩店,沒錯,是骨玩店,而不是古玩店。
骨玩店是青山城一大特色,也算是南城區最大的亮點所在,這里百分之六十的商鋪,都是從事這種職業的,而所謂的骨玩,就是專賣販賣和收購各種骨頭的商鋪,這里什么骨頭都收,不管是獸骨,還是人骨,亦或者其他什么不知道是人是獸的骨頭,總之是只要是骨頭,他們都收,百無禁忌。
當然了,他們不但收購骨玩,也出售骨玩,而收購的骨玩,大多數都是原材料,也就是單純的骨頭,而他們出售的,卻都是經過加工處理,制作成各種藝術品的骨玩。
這些骨制的東西,不但可以是藝術品,還可以是各種生活用品,像什么骨制的項鏈、戒指、耳環、念珠等等,在這里都能看到。
除了這些裝飾品,還有很多骨制的日用品,鍋碗瓢盆、梳子發簪等東西,也能在這里看到。
這些骨制的東西,制作非常精良,極具藝術感,不比那些玉質、石質、金銀銅鐵質的東西差。
起初,這些東西只是單純的用骨頭制作而成的,但是,隨著外來人越來越多,跟外人的接觸的時間越長,這些東西也出現了很多變化,比如在一些裝飾品上增加各種寶石什么的,讓其賣相更好一些。
另外,別看這些東西是骨制的,卻異常的堅硬和耐用,而曾經有外來者看重了其中的商機,想要進行模仿,卻始終不得其法,做出來的東西不倫不類,就算做成了,也勉強形似,卻讓人始終感覺缺了點兒什么。
關于這種技巧,外人根本學不會,而本地人也不會傳授,因為想要學習這種技巧,有幾個先決條件。
首先,你必須是本人地,其次,傳男不傳女,傳嫡不傳幼,然后,學這玩意兒,至少需要十到二十年的水磨工夫,才能正式入門,最后,會這種技巧的,不是本地人都會,而是那些上了年紀,而且輩分很高的老匠人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