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地站穩之后,許一凡第一時間就是抬起頭朝上看去,而看到的只有近處的冰壁,還有無盡的黑暗,許一凡低下頭,在心中預估了一下,這里距離地面,絕對不是他們之前測試的一百六十多米,至少有數百米之深,甚至可能還要深一些。
落地之后,許一凡并沒有亂動,開始借助那團火焰,小心翼翼的打量的四周。
這是一個很大的洞穴,從上面看的時候,覺得這里不大,也就一個籃球場大小,可當許一凡站在這里,朝四周看去的時候,他發現這里的面積,比他看到的要大得多,這里至少有一個足球場那么大,甚至還有大一些,因為許一凡目光所及的地方,光線漸暗,而到了最后,看到的只有無盡的黑暗,很顯然,這里很大,許一凡置身其中,真的就像一個螻蟻一般。
整個潭底只有許一凡正對面的地方有盡頭,而其他地方都是一望無際的。
在看完四周之后,許一凡又低頭看了一眼腳底,那是一層層冰層,無比的厚實,就許一凡看到的,至少有一米多深,而更深的地方,不是許一凡不想看,而是看不到,顯然,這里也不是寒潭的盡頭,在其下面,還有很大的空間。
不過,許一凡并不在意這些,他現在的目光都被眼前這團火焰給吸引住了。
火焰是從一個四四方方的大鼎當中升起的,鼎很大,許一凡目測了一下,該鼎至少有三米高,兩米多寬,口徑有多大,許一凡現在無法看清楚,不過,他下來的時候,匆匆瞥了一眼,其口徑至少也有一米多。
整個鼎,是由青銅鑄成,渾然一體,全身上下沒有一處焊接的地方,顯然,在鑄造的時候,就采取了一體鑄造的辦法,這個鼎可比許一凡上輩子看到的任何一個鼎都要。
在1939年出土的司母戊方鼎,其高度也不過一米三三,寬七十九厘米,口長一米一而已,這是中國目前出土的最大的鼎,而在其后,還有西周大盂鼎、小孟鼎、西周大克鼎、毛公鼎,這無方鼎并稱為中國五大名鼎。
這五大名鼎,沒有一個有眼前這方鼎大。
許一凡邁動腳步,環繞一周,發現大鼎形制巨大,雄偉莊嚴,工藝精巧;鼎身四周鑄有精巧的盤龍紋和饕餮紋,增加了其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足上鑄的蟬紋,圖案表現蟬體,線條清晰。
鼎身上下,渾然一體,除了雕畫之外,沒有任何的文字,而在鼎身的邊角處,雕刻了四條似龍非龍,似蛇非蛇的圖案,它們頭生雙角,嘴有利齒,脖頸處有羽翼,在其胸腹部,還有一雙手,手中有叉矛兩種兵器。
這個圖案許一凡很熟悉,正是方才他在上面看到的冥龍。
讓許一凡嘖嘖稱奇的,還是這四條冥龍,他們的尾巴不是筆直向下的,而是朝著側面延伸過去的,延伸的位置恰好是鼎的下部。
借著光亮,許一凡湊近看了看,發現這些看似是冥龍身上鱗片的花紋,并不是鱗片,而是一張張臉拼湊而成的,有人臉,也有動物的臉,還有那種似人非人,不知道是什么東西的臉。
鼎并不是直接落在地上的,而是懸浮在空中,在鼎的四足之上,有四根鐵鏈綁縛著,分別朝著四個方向延伸而去,其中的一端,就連接在一塊巨大的石臺之上。
許一凡順著鐵索,朝那邊看去,看到的并不是冰層,而是黑乎乎的一團,看起來就像是一座大山一般,而大山的形狀,看起來又像是一條盤坐的大蛇。
火焰很大,靜止不動,卻沒有絲毫的溫度,許一凡伸出手摸了摸鼎身,觸手冰涼,還有陣陣刺疼感,這是肌膚在接觸到極寒情況之后,產生的一種自然身體反應。
鼎內的情況,因為身高問題,許一凡看不清楚,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團火焰并不是常見的火焰。
看完了眼前的巨鼎,許一凡緊蹙著眉頭,他不明白,體內的真氣和紋身,為何要把他帶到這個地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