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更一章!)
寒潭之上。
冥龍還在跟夔夏他們對峙著,誰都沒有率先發動攻擊,似乎都在忌憚著對方。
冥龍身高體大,皮糙肉厚,防御能力很強,可是,其攻擊手段也不單一,無論是依仗龐大的身軀,還是他噴吐出來的黑煙,亦或者是那腐蝕性堪比硫酸的毒液,都讓人無比的忌憚。
當然了,夔夏他們這邊也并不遜色多少,雖然就個人戰力而言,肯定無法跟冥龍相互抗衡,可他們聯合起來,相互配合之下,整體的輸出和傷害,還是很可觀的。
剛才那一番交手,夔夏受傷不輕,不過,只是外傷,只斷了幾根肋骨而已,修養一段時間就可以了,而其他幾個人,除了道士和儒生,還有那位倒霉的武夫,受傷頗重之外,其他人還算完好無損。
道士姓趙,趙雷符,人稱趙天師,據傳是道教三大外姓天師之一的趙姓天師的后人,至于真假,那就不得而知了。
大炎王朝以武立國,以儒治國,雖然以儒家為尊,可對于道教并不像對待佛門那般趕盡殺絕,而在大炎王朝的很多大型的城池,或者一些深山之中,都有道觀的存在,對于這些道士的宣揚道法的事情,只要不過分,朝廷也不會過于為難他們。
道觀雖然還存在,可所有的道觀都是需要照章納稅的,相對于一般人而言,道觀的賦稅還多了一份,那就是道觀管理費,每個道觀的道士,除了需要按照當地的人口賦稅納稅之外,每年還需要繳納一筆道觀的使用費,因為這些道觀,并不是道士所有,而是歸朝廷所有。
這些道士,除了修行問道之外,他們也需要像農民一般務農,開墾荒地,種植莊稼,如果僅靠那點兒香火錢的話,別說繳納賦稅了,就是能否吃飽都是個問題。
當然,這只是相對于那些中小型的道觀而言,對于那些大型的道觀,或者香火鼎盛的道觀,這個問題其實也不是什么問題。
在大炎王朝統治下的中原,一共有三大道觀,分別是襄州的武當山、梁州的龍虎山,還有靈洲的地肺山。
武當山的道士,大部分都姓張,跟朝廷的關系也最好,每年武當山的掌教都會開爐煉丹,送幾爐仙丹給皇室;
龍虎山的道士,大部分都姓梁,龍虎山的道觀修建在深山之中,道觀內的道士,極少下山,但是,其香火很旺盛,尤其是在求子這一方面,十分的靈驗。
至于說地肺山的道士,他們的姓氏很多,其中以趙姓為主,相對于其他兩座道觀,地肺山的道士跟江湖人無異,他們講究一個入世修行,歷練紅塵,武當山的煉丹威名遐邇,龍虎山的雷法很厲害,而地肺山的符箓一道很出名,而除了符箓之外,他們的雷法和煉丹,其實也不差,不過,沒有武當山和龍虎山那么出名罷了。
地肺山的道士,從事的職業很多,比如打著幡子,走街串巷,擺攤算命,看病畫符,或者是仗劍走江湖,成為一代豪俠,又或者是進入廟堂,走仕途一道,亦或者是投身行伍,進入軍中歷練,總而言之,地肺山的道士跟普通人沒有什么區別。
趙雷符就是出身于地肺山,年輕的時候,也曾經走街串巷過,也曾經在江湖當中廝殺過,不過,不知為何,他卻在聲名鵲起的時候,突然消失,當他再次出現的時候,已經成為了不良人安插在西域的密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