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的姓夢,叫夢流煙,應該是你們中原人。”
“那男的呢?”
馬?搖搖頭,說道:“他極少說話,是一個很沉默的人,叫什么我不知道,只是聽夢姑娘叫他阿三。”
“阿三?”
聽到這個不是名字的名字,許一凡眉頭一陣的跳動,阿三?印度的阿三嗎?
“對,阿三,很奇怪的名字。”
“他是修行者?”許一凡問道。
馬?想了想,搖搖頭,說道:“應該不是。”
“嗯?不是修行者,那是武夫?”許一凡又問道。
馬?卻再次搖搖頭,說道:“應該也不是武夫。”
這聽得許一凡一陣的蹙眉,而馬?則解釋道:“此人的體魄遠超武夫,至少遠超大宗師境界的武夫,而其體內的真氣,也不是我們熟知的體系,不是佛儒道,更不是方士、祭司、巫蠱體系,當然更不是冥王體系。”
“難道是魔道?”許一凡猜測道。
“應該不是,那是一種我從未見過的修行體系,超出了我的認知,應該是一種全新的修行體系。”
聽到這兒,許一凡眉頭緊鎖,心中疑竇叢生,疑惑萬分。
經歷了很多事情,許一凡對修行者的體系也有了一個很清晰的認知,這個世界一共有八大修行體系,如果把武夫也算上的話,其分別是佛、儒、道、巫蠱、祭司、方士、魔道、武夫,再加上現在的冥王體系,就是九大修行體系了,如果在把圣地也算上的話,那一共就是十大修行體系了。
這十大修行體系的人,許一凡幾乎都接觸過,包括圣地的人,他都接觸過,雖然這些修行者修習的體系不同,側重點不同,可大道三千,殊途同歸,萬變不離其宗,除了粗鄙的武夫側重體魄之外,其它的修行者都格外的側重內在,而這十大修行體系的人,幾乎是囊括了所有派系。
比如說儒家,儒家只是一個統稱,儒家子弟不一定是文質彬彬,只懂得讀死書的書呆子,像兵家、法家、墨家、小說家、雜家等等,都算是儒家的分支,相對于修行,儒家更注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根據不同的流派,儒家子弟的修行路線也不同。
在比如說道教,道教又分為符箓、雷法、丹藥等流派,如果再往大一點兒的說,道教又可以分為天地人三種流派,其在不同時期,天地人三脈的主導地位不同。
走天道的道士,他們講究避世不出,一心只追求天道,跟佛門遁入空門,斬斷七情六欲很像,走地道體系的,也是最常見的一種,就是那種走街串巷的算命者,而走人道體系的,他們介于天地兩道之間的一脈,他們想要尋求突破,就必須依附各大王朝,而歷史上,以道教為國教的王朝,其實都是走人道體系道士在背后操縱的。
其他的修行體系也是差不多的,像佛門就分為禪師和武僧,巫蠱也分為巫術和蠱術,總而言之,在各大修行體系當中,都有很出名的人物,而這十大修行體系幾乎把所有可以修行的路線都給占據了,不可能再誕生出第十一種修行體系了。
在這十大修行體系當中,武夫是最孱弱的,基本上已經不屬于修行者了,而最神秘的,則是冥王體系和圣地,冥王體系也是許一凡到了西域之后,才逐漸了解到了,至于圣地,那更是傳說當中的存在,不過,說來有趣,許一凡最先接觸到的,反而是圣地的人。
馬?現在卻說,他曾經看到的阿三,居然不屬于常見的八大修行體系當中的任何一種,也不屬于冥王體系,那只有兩種可能性,要么對方是圣地之人,要么是走的第十一種修行體系。
然而,不管是哪一種,對于許一凡來說,都是很震驚的。
另外,許一凡還有一個問題,是關于他自己的,許一凡到現在都沒有弄清楚,他到底算哪一系的修行者。
儒家?道教?佛門?還是冥王體系?亦或者是其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