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許一凡這么說,原本還想說什么的李承政,也不在堅持什么,其實,李承政何嘗不想消滅這支軍隊呢,可是,就眼前這才兩千人的隊伍,跟兩倍與他們的敵人作戰,勝算不大,畢竟,他可是親自領教過鐵牦牛的厲害的,可許一凡既然這么說,肯定有破解之法,于是,李承政也就不在堅持。
在許一凡他們準備開戰的時候,菲爾頓已經察覺到許一凡的殺機,于是,他也不再猶豫,果斷下令,整軍沖鋒,來個先下手為強。
鐵牦牛軍團的牦牛損失不少,可存活下來的仍然不少,盡管他們不能像在平原地帶那般肆意的沖鋒,可交替沖鋒還是可以的。
在看到菲爾頓率先動手之后,許一凡這邊也不用他說什么,馬?就率先帶領著馬氏一族的人沖了上去。
菲爾頓有牦牛,馬?這邊有大猿,原本就是生死大敵的雙方,再次見面更是分外眼紅,剛剛平息的大戰,再一次開始。
馬?率先出擊,李承政這邊也第一時間指揮人緊隨其后的開始沖鋒,而俠義軍和不良人,也緊隨其后。
鐵牦牛軍團最大的危險,在于被全副武裝起來的牦牛,而想要打敗他們,就必須先想辦法弄死這些牦牛,而這里恰好又是尸骨路,地上到處遍布著尸骸。
尸骸本身沒有什么攻擊力,可是,當你踩踏上去的時候,這些比石頭還要堅硬的骨頭,就成為了天然的武器,牦牛一腳踩下去,要么就直接深陷其中,一時之間無法動彈,然后被馬?他們趁機殺死,要么就是被骨頭刺的遍體鱗傷。
馬?的進攻很有技巧,他并不是讓人筆直沖鋒,選擇硬碰硬,而是讓大猿沖在最前面,硬憾牦牛,而他們則在大猿的掩護之下,攻擊牦牛背上的敵人。
另外,在沖鋒的時候,馬?他們往往都是一個助跑,然后踩在大猿的背上或者肩膀上,身體騰空居高臨下的攻擊,而他們攻擊的地方,都是敵人最薄弱的地方,比如脖子,比如眼睛。
有著大量尸骨的阻攔,再加上這些天生蠻力的大猿作為屏障,鐵牦牛的優勢,在這里完全得不到發揮,而失去了沖鋒的優勢,菲爾頓他們只能選擇短兵相接,展開白刃戰。
在馬?他們作為先鋒,展開進攻的同時,李承政也帶著炎軍,從側翼展開了進攻,他們沒有大猿作為護盾,但是,他們選擇了以步對騎,數支長矛對準牦牛背的敵人,直接把他們掀翻下來,然后就是一陣亂刀劈砍。
都說雙拳難敵四手,在這種以多打少的情況下,就問你死不死!
盡管馬?和李承政他們作戰很勇猛,舍生忘死,可優勢還在菲爾頓他們那邊。
馬?這邊的大猿,固然可以跟牦牛正面抗衡,可畢竟它們的數量太少了,在硬憾一波之后,其體力就逐漸不支,然后被敵人趁機打殺。
大戰從一開始,就開始死人,而雙方的戰損都差不多,可如果按照這種趨勢下去,最終戰敗的肯定是許一凡他們這邊,而這個時候,俠義軍和不良人就取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這兩撥人都是高戰級別的存在,他們的每一次出手,都能殺死殺傷不少敵人,不過,菲爾頓的鐵牦牛軍團既然能讓殷元魁都沒有好的辦法對付他們,肯定不單單是因為其武裝的過于嚴實。
在鐵牦牛軍團當中,也有不少修行者和武夫,當俠義軍和不良人對他們展開襲殺的時候,這些修行者和武夫自然也做出了反擊,如此一來,好不容易占據的一點兒優勢,又再一次喪失。
只是,讓人感到疑惑的是,下令作戰的是許一凡,可在沖鋒的時候,雙方拼命廝殺的時候,許一凡并沒有出手,他只是站在原地,靜靜的看著這一幕。
戰爭這種東西,毫無美感可言,雙方在一番廝殺之后,炎軍這邊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而這個成績不是殺死了多少敵人,而是在三方的配合之下,菲爾頓的鐵牦牛軍團,逐漸被逼著后退,朝著鬼蛭所在的區域靠攏,而這正是許一凡所想要看到的。
鬼蛭的厲害,許一凡可是親眼看到過,鐵牦牛固然厲害,可面對這種無孔不入的軟體動物,別說這些野獸牦牛了,就是猛犸象這種妖獸,在它們面前也得飲恨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