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的距離并不算遠,尤其是對于騎兵來說,童真在下達沖鋒的命令之后,就一馬當先的沖在最前面,直奔安得利而去。
只是幾個眨眼的功夫,兩支軍隊就沖殺到了一起,一時間刀劍的碰撞聲,戰馬的嘶鳴聲,將士們的嘶吼聲,響徹云霄。
人數上,童真略占上風,他有三千余人,而安得利只有兩千余人,還是疲憊之軍,至于剩下的近兩千人,已經在方才剿殺伏兵的時候陣亡了。
就戰力而言,童真也占了上風,不過,當兩軍廝殺到一起的時候,差距還是不是很大,畢竟,現在跟隨在安得利身邊的,都是康德軍隊的老底子,戰力還是很強的。
從正面撞擊開始廝殺,戰爭瞬間進入白熱化的狀態,不斷的有人倒下死去,而安得利這次并沒有跟隨著大軍沖鋒,而是穩坐后方,他帶領的兩千余人,只有一千八百人投入到了戰場上,其身邊還留有五百人。
從童真出現在這里,安得利就知道,童真是沖著自己來的,而童真居然如此不惜代價的進攻,顯然是死亡峽谷那邊的情報,被炎軍的探子獲悉。
現在的安得利有三個選擇,要么跟童真死戰到底,看誰更勝一籌,要么朝來時的地方撤退,要么就是以沉重的代價,犧牲一部分人拖住童真,然后剩下的一部分突圍出去。
前兩個選擇顯然不是好的選擇,跟童真死磕到底,那正中童真的下懷,雖然安得利有信心能夠笑到最后,可如此一來,獲勝也只是慘勝,而且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勝利,這對于一個將領而言,是極其不理智的。
至于說撤退,那更加不可能了,韓德厚之所以在追擊他們一番之后,就選擇停下,是因為他們已經到了強弩之末,沒有再戰之力,可若是后撤回去,到時候就會面臨前后夾擊的尷尬情況。
看似有選擇的安得利,其實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只能選擇犧牲一大部分人拖住童真,而他選擇撤離此。
于是,在兩軍沖殺到一起的時候,安得利選擇帶著剩下的五百人,從側面展開了突圍,而安得利的選擇,被一直盯著他的童真發現,看到這個情況,童真自然不可能任由安得利離開。
童真直接帶著八百人,朝著安得利就直奔而去。
不知道是接到了安得利的死命令,還是因為別的原因,當童真帶著八百人,準備去追擊安得利的時候,這些被安得利拋棄的敵人,開始瘋狂的阻攔,他們前赴后繼,用生命進行阻攔。
這個辦法很愚蠢,卻又非常的有效,童真一行人成功的被攔下了,眼看著安得利就要逃走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在安得利后方大約五里的地方,突然出現了一支人數不多的軍隊,而領頭之人,正是李承政和韓德厚。
他們出現之后,在稍微觀察一下現場的戰局之后,并沒有投入戰場,而是直奔安得利而去,顯然,他們是猜到童真此次前來的目的了。
本身就被童真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的安得利,他怎么也沒有想到,韓德厚他們這支疲憊之軍,在連番鏖戰之后,居然沒有選擇休整,反而銜尾追擊上來了。
李承政他們的出現,頓時讓安得利陷入到了危險當中,在連番突圍無果之后,安得利只能被迫選擇跟李承政他們正面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