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康城的時候,許一凡是騎在馬背上的,可他才走出不到十里的地方,就翻身下馬,要求安營扎寨,埋鍋造飯,而他本人則趁機躺進了馬車內。
既然是許一凡負責整支隊伍的行程,那自然一切都是許一凡說了算,西域使團對此也沒有太大的意見。
吃完飯之后,眾人在收拾一番,又繼續趕路,當時間來到午時左右,整支隊伍前進了不到二十里,許一凡又再次下令就地休息,名其名曰是睡個午覺。
待休息了一個多時辰之后,才再次啟程,然后到了酉時左右,太陽才西斜,許一凡就下令安營扎寨,這一番操作,頓時讓西域使團有些不滿起來,不過,終究沒有說什么。
可是,接下來的幾天,許一凡基本都是如此,一天算下來,趕路的時間不過三四個時辰,而行程也不會超過五十里,基本上都是在日行三十里左右,如果長此以往下去,等他們抵達長安,估計都快過年了。
在此期間,西域方面曾經來找過許一凡,可被許一凡給隨便找了幾個理由給搪塞過去了,這讓西域使團逐漸對許一凡不滿起來,說怨聲載道有些過分,可心有怨言是真的。
每當許一凡下令停止前進,大軍休整的時候,西域人看待許一凡的眼神,就變得愈發的不善起來,而許一凡呢,他仿佛沒有看到一般,除了吃就是睡,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馬車上。
唯一引起西域方面注意的是,在此期間,護衛團經歷了多次分兵,起初是幾百人脫離隊伍,去向不明,然后在這三四天的時間里,五千人的護衛團居然只剩下一半人左右,而剩下的一半人去了哪里,西域方面是一頭霧水。
這天下午,酉時還未到,許一凡的馬車就停了下來,不用說就知道,這肯定是大軍休整,安營扎寨,今天行軍結束了。
果然,當馬車停下,許一凡從馬車上下來的時候,很快有傳令兵開始傳令,搭建軍賬,準備休整,而許一凡本人則朝前走去,在一處山丘上停下,慎武很好的扮演了一個扈從的角色,片刻不離的跟在許一凡身側。
在他們前方,是一條狹長的峽谷,峽谷前寬后窄,雖然無法跟死亡峽谷相媲美,可走在其中,也需要提高警惕,而此峽谷距離許一凡也不過三里地而已。
站在山丘上,看著眼前這條峽谷叫血炎谷,許一凡眉頭微微蹙起,細瞇著眼睛,不知道在想什么。
血炎谷是原白蓮佛國的疆域,說起這個血炎谷,其有著一個很悠久,很血腥的歷史。
在大炎王朝還未崛起之前,大秦王朝后期朝綱混亂,貪官污吏眾多,軍隊更是羸弱不堪,因此丟失了不少疆域。
在很久以前,現如今的西北三洲,還有前不久被炎朝打下來的十八城,其實都屬于中原的領土,可在大秦王朝后期的時候,這些疆域版圖都陸陸續續的淪陷,淪為了西域的疆域。
前秦滅亡之后,大炎王朝建國,炎高祖在中原穩定之后,第一時間就是派兵奪回這些疆域,經過無數將士的浴血奮戰,歷經百余年,前前后后經歷了三代帝王,才將西北三洲收復,可即便如此,還是有一大半的領土沒有收復,于是,后代帝王繼續征戰。
在這期間,西北經歷了百余年的戰火,終于拿下了白蓮佛國在內的三國領地,可是,炎軍也在這近三百年的征戰當中,死傷無數,厭戰的情緒空前高漲,即便皇帝還想繼續西征,收復領土,可面對炎軍將士的厭戰情緒,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選擇休養生息。
而致使當時皇帝停戰的原因,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就是炎軍將士空前高漲的厭戰情緒,第二個是在拿下白蓮佛國在內的三國領土的時候,付出的代價太大。
在那百余年的戰火當中,炎軍曾多次打到了白蓮佛國國都,可都因為后勤不暢,還有朝中很多反對戰爭的官員作祟,再加上白蓮佛國負隅頑抗,致使炎軍每次都功敗垂成。
在此期間,戰死將士最多的,就是眼前這條血炎谷,其實,這條血炎谷在此之前是沒有的,是在連年的戰火當中,被硬生生打出來的,由此可見,當時炎朝跟西域的關系有多緊張,西北的戰況有多慘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