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澤山位于大炎、西域和南夷之間,原屬于秦山山脈的分支,此山山高林密,道路難行,山中瘴氣橫行,又有數道天塹橫亙,大軍無法大規模進入其中,是一個極佳的進可攻,退可守的地帶。
此次,南唐派遣黑龍臺的人馬,前來襲殺西域使團和許一凡,除了龍魁孤身行動之外,還有百余人翻越重重大山,抵達兌澤山,在此歇息,等候消息。
只是,這百余人還未曾離開兌澤山,就全部身隕在此,而殺死他們的不是炎軍士卒,而是一支人數大約在五百人左右的奇特軍隊。
這支軍隊的將士身著簡陋,身披藤甲和皮甲,手持大弓,背負箭囊,箭囊的箭矢大約在三十支左右,腳踩用藤條和獸皮編制的草鞋,其次就是配備戰刀,戰刀的刀鋒異常鋒利,可刀身卻通體漆黑,即便是烈日之下,也不會散發一點點的寒光。
這些將士體型普遍比較瘦弱,行動卻異常敏捷,在這崇山峻嶺之間穿梭,來去如風,宛如山中的猴子一把,可以單手握住藤條,在各個大樹之間來回跳躍。
當黑龍臺的人馬還未曾出現在兌澤山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被發現,并且被盯上,而當他們選擇一地休息,放松警惕的時候,突然遭遇到了襲擊,這些將士宛如鬼魅一般出現,其戰力之強,速度之快,超乎想象。
一場毫無征兆的戰斗就這樣爆發,只用了一炷香的時間,這場戰斗就結束了,黑龍臺的人馬被屠戮一空,很多人臨死前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被何人所殺。
在戰斗結束之后,這些人迅速的打掃戰場,除了這些死人的尸骸之外,現場沒有留下蛛絲馬跡,哪怕是再細微的細節都被收拾的干干凈凈,然后,他們再次隱入密林當中,仿佛他們從未出現過一般。
這支軍隊無名,但是,其中的將士都來自同一個地方,百越!
說起百越,這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其位于東南沿海地帶,生活在百越的百姓,既可以依靠大海捕魚為生,也可以依靠大山狩獵為生,上山下海對于百越人來說,簡直不要太輕松。
按理說,如此一個比鄰大海,又背靠大山的地方,應該生活很富裕才對,可事實卻恰恰相反,百越這個地方十分的貧窮,而究其原因,還是連年的天災人禍導致的。
因為比鄰大海,經常會遇到臺風,海嘯之類的自然災害,每次災害襲來,都會死傷無數人,而當災害過去之后,瘟疫和各種疾病開始肆虐,讓百越人苦不堪言,同時,因為靠近大山,經常會有野獸出沒襲擊人類,百越可耕種的土地不多,生活在這里的百姓勉強解決溫飽而已。
可百越卻是最佳兵源之一,如果單純以步卒沖鋒而言,他們稍遜其他步卒一籌,而論騎術,他們又遠不及北蠻騎兵,可是,說起叢林戰還有海戰,百越的士卒絕對是一等一的好手。
在中原王朝跟南夷對峙,并且作戰的歲月當中,鎮南軍當中有一支軍隊非常出名,那就是百越軍,他們比南夷人更能適應南夷的極端環境,其作戰也十分的勇猛,不過,百越將士的勇猛不在沖鋒陷陣這方面,而是在敵后活動,可以說,百越軍是天生的斥候。
除此之外,百越人又是海軍的重要兵源,在東南沿海地帶,經常有倭寇和海盜出沒,這些人的船只往往都異常的簡陋,給他們一條漁船,他們就敢登船作戰,而百越人跟他們很像,對于一個成熟的百越人而言,出海是一件無比尋常的事情。
按理說,打的了叢林戰,又是海戰的佼佼者,百越軍應該很出名太對,可事實卻恰恰相反,原因也很簡單,百越人的人口不多,倒不是他們不想大力發展人口,而是無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