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多修行體系當中,能夠突破一品的修士,往往都不是劍修,而是將本門體系走到極致的人,比如佛祖,他本身就是佛,佛也是他本人,其佛法之浩渺,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到了他們這個境界,是一法通萬法通,根本無需借助外物。
劍修則不同,越是純粹的劍修,越是依賴手中三尺劍,這種依賴在一品之前是沒有太大劣勢的,但是,在一品之上,其劣勢就非常的明顯了。
當然了,修行體系存在上萬年,純粹劍修茫茫多,尤其是在上古時期,人族跟妖族的大戰當中,劍修永遠是中堅力量,其中就有劍修憑著大毅力,觸摸到了超品的門檻,可最終他們還是失敗了。
在上古時期結束之后,也有無數驚才絕艷的劍修,想發設法想要突破一品,可始終無法成功,可即便如此,劍修也是超品之下第一強者,而劍修誅仙的說辭,就是由此得來的。
刀修則不同,刀修雖然走的路子跟劍修差不多,可在歷史上,就有大修士,以刀修的身份,突破一品,半步踏入超品,雖然其未曾成神,可刀修在成為半步超品之后,就可以與超品作戰,威脅到超品的性命。
刀修最輝煌的戰績,就是在上古時期,有刀修斬殺過超品的例子,雖然只有一例,可也讓眾人看到希望,而刀修諸神的說辭也是由此得來的。
只是,刀修自從上古時期之后,就逐漸沒落,最根本的原因,一方面是人妖兩族達成了協議,不再廝殺,另一方面,則是武夫當道的時候,對刀修展開了一場無差別的屠戮,導致很多高戰刀修隕落,而在武夫沒落之后,其他各大修行勢力達成協議,紛紛選擇避世,修行者和凡世俗人開始劃分界線。
刀修想要成長起來,就必須不斷的廝殺,唯有戰斗,他們才能更快的崛起,這一點兒跟武夫很像,因此,刀修在前期的時候,破境很快,尤其是在下三境的時候,可是,當他們躋身中三境的時候,同境的修士會越來越少,即便有,也不會輕易生死相向的,如此一來,沒有了對手,刀修想要成長,基本是不可能的,這也是為何,刀客常有,刀修不常有的原因所在了。
刀之所以被稱為百兵之膽,是由于刀在使用中經常是劈砍動作最常見,顯示出來的是一種猛烈和決絕,講究的就是以力破巧,不像劍、槍等武器往往變化多端以巧取勝。所以自古以來,刀就是最霸道的殺人利器。刀即代表了霸氣、剛猛,用刀者通常具備非凡的膽識與智慧。
劍之所以被稱之為百兵之君,是因為劍開雙刃身直頭尖,橫豎可傷人,擊刺可透甲。所謂雙刃,就是你用劍時,除了刺擊都是一刃對著敵人,一刃對著自己的。這樣的型制正好體現出了君子之仁,平等謙卑,不豁達大度的品格。而劍中正、筆直的外觀就好比君子的品行“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正直如松的寓意躍然其中,不偏不倚,剛正不阿。
刀修的殺伐之氣過于濃郁,往往被人視為不詳,尤其是在儒家的中庸之道盛行期間,相對于刀,劍更受人們的青睞,刀則備受打壓,如此一來,刀修想要成長起來,更加困難。
許淳的天賦很好,年輕的時候習劍,在從軍之后練刀,因為是武將,他的刀修之路走的無比的順遂,破境速度很快。
當許淳從鎮南大將軍晉升為鎮國大將軍,并且成為大柱國之后,他就已經是一品修士,而且還是一品刀修,此人的實力是跟炎朝第一高手云烈不相上下的。
聽完這些的許一凡,在震驚之余,更多的還是感嘆,然后問道:“既然許淳已然是一品修士,而且還是刀修,那他為何最終還是死在了長安城呢?”
姜三甲聞言,長長的嘆息一聲道:“唉,這個問題,等你到了長安之后,就會明白的。”
“現在不能說嗎?”許一凡不解道。
姜三甲沒有說話,只是搖搖頭,而知道姜三甲脾氣秉性的許一凡,也知道他是不可能從姜三甲這里得到答案的。
沉默一陣之后,許一凡問道:“那我能成為刀修或者劍修嗎?”
姜三甲斜眼瞥向許一凡,又看向前方,專心駕車道:“你現在已經是劍修了。”
“嗯?”
許一凡聞言,頓時一愣,詫異道:“我何時成為劍修了?我怎么不知道。”
“你在死亡峽谷學到的伐天三十六劍,就是上古時期,劍修的入門劍法,等你何時把這套伐天三十六劍學全了,你就是一名純粹劍修了。”姜三甲緩緩道。
“你怎么知道我學會了伐天三十六劍?”許一凡大吃一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