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
在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降臨西北的時候,長安也迎來的一場冬雨。
雨,在四季各有不同,春雨溫柔而嬌媚,夏雨熱烈而粗礦,秋雨端而沉思,冬雨自然而平靜,雖然在冬天,雪才是人們最想看到的主角,但是配角冬雨也不遜色。
冬雨最大的特點就是小,細雨纏綿,讓人感到雨不僅有著柔情,還帶著些許羞澀,漫步于冬雨之中,會讓人感到些許寒意。
窗外的雨,淅淅瀝瀝,在飄在落在敲打,滴滴叩擊著沉睡的大地,沉睡的房屋,沉睡的心。
小雨的真切,小雨的纏綿,把正在御書房批閱奏折的炎武帝喚醒,思緒耐不住冬雨的撩撥,輾轉反側,再也不能夠沉寂心神做事兒。
炎武帝站起身,走到窗邊,掀動窗簾,外面的世界昏暗而凝重,小小的雨點,叩地有聲,撞擊在心靈深處,蕩起陣陣回音。
大地,依然在酣睡,小雨,依然在飄灑,而炎武帝的思緒也隨著冬雨的滴落,飛飛揚揚,絲絲縷縷,被冬雨扯的老遠。
有些事兒,有些物,有些人,就是這樣,該來的時候姍姍不來,不該來的時候,驟然而至,總是讓人措手不及。
看到眼前這場冬雨,炎武帝沒來由想起了很多舊人舊物。
還記得,在他還不是天子,只是一個懷穿著江湖夢和修行夢的皇子的時候,他離開這座宛如牢籠的皇宮,周游天下,江湖遠沒有他想象的那么豪情萬丈,更多的還是人情世故,百姓也沒有他想象的那么安居樂業,他們也會為了衣食住行而憂愁煩惱,修士也沒有他想象的那般不食人間煙火。
儒家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炎武帝李建民在年輕的時候,確實做到了,從他記事開始,他的身邊就圍著一大群人,父皇很忙碌,母后很憂愁,而他則需要和其他人的孩子一般,讀書寫字,背誦文章。
小時候的他,不知道憂愁是何物,長大之后也不想知道憂愁和何物,作為一國之君,傷春悲秋的情緒他不該有,也不能有。
李建民在周游天下的時候,是他這輩子最快樂的時光,也是最愜意的時光,不用在意外人怎么想,也不用去遵守那些前人訂立的規矩,他可以隨心所欲。
在這期間,他遇到了很多人,也經歷了很多事兒,其中,有兩個人讓他記憶深刻,一個是炎朝當代的戰神許淳,一個則是那個叫夢流煙的女子。
很多人不曾知曉的是,在李建民還不是天子的時候,還不曾想要爭奪皇位的時候,他跟許淳其實是好朋友,很好很好的朋友,李建民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江湖俠客,鮮衣怒馬,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今朝有酒今朝醉,而許淳最大的夢想,則是成為一名無拘無束的劍修,出海尋仙訪道,成為一個世外人。
可惜,他們的夢想注定不可能實現,一個貴為皇子,他的人生不是他可以決定的,也不是他想如何就能如何的,而另一個,作為一國的戰神,守護神,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落在他人眼中,也不是他想如何就能如何的。
昔日的好友,伴隨著一場變故而悄然走向了對立面。
那場至今世人都看不懂,也不敢提起的玄武叛亂,在外界猜測紛紜,可是,其真實的原因很簡單,無非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戲碼而已。
都說君子不爭既是爭,可對于生活在皇室的李建民來說,他的出生就意味著,他這輩子需要去爭,而且必須去爭,因為只有爭了,他才能活下去。
最是無情帝王家,當李建民選擇去爭的時候,就意味著,他要失去很多東西,親人,兄弟,朋友,女人,到了最后,他除了獨自一人登頂,站在山巔傲視群臣之外,他還剩下什么?
什么也沒有剩下,孤家寡人而已。
偌大的天下,偌大的炎朝,都是他的,也不是他的,他就像一個守墓人一般,孤寂的守護著這片浸染了無數鮮血的土地,默默地看著,默默地等著,等著下一任守護者的出現。
不知道過了多久,外面的天色依然昏暗,貼身太監無聲無息的出現在御書房內,點燃蠟燭,使得原本灰暗的房間,頓時明亮起來,而李建民也從沉思當中回過神來。
“什么時辰了?”李建民開口道。
“剛到酉時。”小太監恭聲回道。
“哦。”
李建民哦了一聲,就繼續看向窗外。
“西域使團現如今到哪兒了?”
“應該抵達沙洲城了。”
“還沒過玉門關啊。”
“應該快了。”
小太監說到這,微微抬起頭,看向李建民的側臉,試探性的問道:“要不要派人去催促一二?”
李建民略作沉吟,想了想,搖搖頭。
“長安下雨了,西北那邊應該下雪了吧?”
“想必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