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唐正歸參與武舉,就很有意思了,至今還是武舉科考的笑話。
武舉和科舉一樣,都是需要通過鄉試,縣試,郡試,洲試,然后才匯集長安統一參加考試的,而不管文人,還是武人,他們都是一路一步一個腳印比出來的,可唐正歸就簡單粗暴的多了,他直接是用錢砸出來的。
上臺之后,看著對手,直接報價,給你一百兩,立馬躺下,只要躺下,那一百兩就是你的了,如果一百兩不夠,那就二百兩,反正只要你愿意躺下,價格好說。
就這樣,唐正歸在這些初試期間,就這么以第一名的身份,一路高歌猛進,而到了長安之后,前面的比試也差不多,這把考官都給看傻眼了。
當然,也有那些不為金錢所動的武人,而這些人的下場往往都不太好,不是被打殘廢了,就是被打的半死,就這樣,唐正歸一路殺到了前四,如果不是最后主考官看不下去了,估計當年那場武舉考試,這小子能獲得一個武舉人的稱謂。
這件事不但在鄜洲名動一時,就連日理萬機的炎武帝,也聽聞了這件事,而對待這件事,炎武帝也只是輕飄飄的說了句胡鬧,就此揭過了。
除了這兩件堪稱胡鬧的事情之外,唐正歸在敗家方面,可是登峰造極,這些年,從他手里流出去的銀子,堪稱海量,據說他二哥和四哥一年賺取的銀子,還不夠他一個人折騰的,可以想象這小子有多敗家。
唐居中在青樓勾欄這些風月場所的名頭,直接蓋過他老子唐居中,不說別的,就鄜洲城這大大小小的青樓,都沒有他沒去過的地方,甚至連最為人不恥的半掩門,這小子都去過,而且還不是一次兩次。
據說,這小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立下過萬人斬的豪言壯語,在其十四歲的時候,他就曾經高傲的說,自己終于完成百人斬了,現在五年過去了,這小子有沒有完成千人斬,那就不得而知了,不過,看樣子是沒有,不然的話,就以這小子高調嘚瑟的性子,若是完成的話,估計早就大宴賓客了。
但是,要說唐正歸最敗家的行為,還是幾個月,在西北那邊繼續錢財和物資的時候,這小子一口氣拿出了一百萬兩,資助西北,之后又陸陸續續捐助了不少,如果不是家里人攔著的話,這小子很可能會把唐家所有家產都捐獻出去,而這還只是錢財上的,在人力物力上,他更是不遺余力。
之前,包袱齋舉辦的拍賣會,其中那些來自西北的‘破爛’,有大半都被其收入囊中,所以說,對待這個敗家子般的紈绔,許一凡也好,還是李承德也罷,都看其非常的順眼。
唐正歸被稱之為鄜洲第一紈绔,還真不是吹出來的,即便是在京城長安,這小子也備受矚目,就說之前的兩次科舉,他參與科舉期間,在京城撒出去的錢財,不知道養活了多少人,如果不是在他考試完了之后,就被家人里提溜回鄜洲城的話,這小子可能會去爭一爭京城第一紈绔的名頭。
唐正歸之所以行徑如此不堪,卻沒有遭到責罰,一方面是因為他是家中最小的一個,俗話說,皇帝愛長子,百姓疼幺兒,另一方面則是他有個好妹妹,唐芳歌的名氣,不但在鄜洲城極其有名,在長安也很有名,之前徐詩芷和齊若兮在去東海城的時候,就曾跟許一凡多次提起過這個奇女子。
當然,這些都還是外在原因,真正的原因,還是唐正歸本身底子不錯,能文善武,做人做事都極有分寸,雖然囂張卻不跋扈,看似敗家的行為背后,可是給唐家吸引了不少人才,打鐵還需自身硬,唐正歸敢這么干,還是有很大底氣的。
說起來,也有趣,唐正歸是鄜洲第一紈绔,李承德又是薊州第一紈绔,而許一凡這個不是海洲人士,卻是海州第一紈绔,這三大紈绔聚集在一起,正是應了那句,人以類聚,物以群分,若是他們聯合起來,進入長安,估計會極其有趣。
紈绔也分很多種的,像李承德和唐正歸這樣的紈绔,絕對是一流紈绔,是所有紈绔當中的楷模,有趣,真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