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妙甄是公主,坐在上位,齊若兮和鐵木玲瓏坐在其右手邊的位置,而許一凡則坐在了鐵木玲瓏的對面,其身邊的李承德此刻也坐了下來,只是,似乎是椅子上有釘子,讓這位小王爺坐的很不舒服,從坐下開始,就在那兒扭來扭去,表情十分的尷尬,大有一副要逃離這里的意思,這看的許一凡一陣的好笑。
公主,皇子,歷朝歷代都有,為了香火傳承,一般人數都不少,在皇子和公主里面,公主的地位往往都不如皇子,但是,也有例外,比如長公主李鈺凝,而到了炎武帝這一代,其子嗣不多,無論是公主還是皇子都很年幼,還沒有到爭權奪利的時候,彼此的關系也都還不錯,李建民對這些子女都差不多,沒有說過分的寵溺誰,如果要說有的話,那估計就是眼前這個安平公主了,畢竟,她最為年長。
雖說這一代的皇室成員都還年幼,可也有自己的小圈子,齊若兮、徐詩芷外加前幾年進入長安的鐵木玲瓏,三個人走的比較近,齊若兮和徐詩芷打小關系就好,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而跟她們二人差不多大的李妙甄,跟她們的關系就不算好。
像齊若兮這種根紅苗正的皇家成員,是看不起那些外戚的,當然,這里的外戚指的是南宮家族以外的成員,李妙甄雖然是大公主,可她畢竟不是炎武帝親生的,跟皇家沒有絲毫的血緣關系,她的存在本來就是一個另類,若是放在皇家子嗣眾多,或者后宮嬪妃眾多的帝王時代,像李妙甄這樣的女子,能不能活著長大都是一個問題。
最是無情帝王家,皇帝在朝堂上跟大臣們斗,雖然這種斗爭是在臺面下進行的,可也不是不能拿到臺面上,可后宮當中的那些爭斗,可沒有多少是能拿到臺面上的說的,其中腌臜齷齪的事情數不勝數,幾乎每一代帝王,都會因為后宮的爭斗鬧出不少事情來,其中夭折的皇子皇女不在少數,有著皇家血脈的子嗣尚且如此,跟何況是一個沒有血脈關系的養女呢。
李妙甄雖然是養女,可還是備受寵愛的,一方面是因為她是炎武帝親自帶回來的,妥妥的皇帝的人,沒人敢輕易去動,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皇后娘娘南宮琉璃的緣故,可能是因為兒子丟失的緣故,對于李妙甄她無比的疼愛,其他妃子自然不會對其做什么,雖說炎武帝時代,后宮鮮有爭斗,可該有的爭斗還是無法避免的。
齊若兮跟李妙甄的關系不算好,主要還是因為上一代人的恩怨,齊若兮的母親是長公主,這些年一直執掌內庫,權利很大,即便是其出嫁了,依舊掌控著內庫,而內庫本來是屬于歷代皇后的東西,在南宮琉璃被冊封為皇后開始,就有大臣建議,把內庫的財權收回,可一直沒有成功。
長公主執掌的那部分內庫,自始至終都是她自己在負責,而南宮琉璃執掌的那部分內庫,在李妙甄很小的時候,就把其帶在身邊,而自從李妙甄第一次參與祭祀之后,就慢慢讓她執掌,尤其是這幾年,南宮琉璃的身體不太好,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李妙甄在處理,而如此一來,李妙甄就要跟李鈺凝有很多交集,凡是牽扯到利益上的事情,往往都會有恩怨出現。
齊若兮雖然不曾插手內庫的事情,可很多事情她也是知曉的,對于這個年紀比自己小,卻可以跟自己娘親對話的女子,十分的不爽,至于說有沒有嫉妒的成分在里面,那就不得而知了。
朝堂之上,派系林立,朝堂之下,后宮當中自然也是有派系的,有人選擇站在皇后這一邊,自然也有人選擇站在長公主這邊,不管南宮琉璃和李鈺凝本人想不想爭斗,那些依附她們的人肯定是會爭斗的,而這種爭斗往往會延續到下一代身上。
別看在場的這三個女子年齡都不大,可那宮斗的手段可嫻熟的很吶,單純以身份而言,李妙甄是大公主,是穩壓年輕一代的女子的,這就像是大皇子和其他皇子之間的壓制一般,可要是論起出身,齊若兮也好,鐵木玲瓏也罷,其實都不比李妙甄差。
方才那番交鋒當中,李妙甄雖然在見面的時候,給了二人一個下馬威,可在之后的交鋒當中,她還是落入下風的,畢竟,一對二落入下風也正常。
她們爭斗的對象,自然是李承德了,之前就有傳言說,炎武帝有把李妙甄和鐵木玲瓏都許配給李承德的傳言,很多人對此都是半信半疑的,而許一凡在知道之后,也不太相信,可是,現在看這情況,十有八九是真的。
李妙甄自持身份,又是大公主,占據了先天的優勢,可這個鐵木玲瓏也沒有看起來那么簡單,看似柔柔弱弱,若人憐愛的外表下,也藏著一顆宮斗的心。
當然,這也不能怪鐵木玲瓏,之前,她在北蠻的時候,就是上任單于的掌上明珠,而上任單于子嗣眾多,光兒子就有七八個,女兒更是數不勝數,相對于中原王朝子嗣之間爭斗的溫和,北蠻的爭斗是很殘酷的。
養狼,作為單于的子女,不是說光有身份就可以崛起的,也需要依靠自己的奮斗,才能正式崛起,女子還好些,可那些男子就非常的不幸了,在上任單于的一眾兒子里面,最開始有十來人,除卻夭折到底之外,活下來的也有七八個,可真正站起來的,也就三四個而已,在那場北蠻內戰當中,最后登頂的也只有一個而已。
鐵木玲瓏是備受寵愛不假,可若是沒有一定的能力和手段,即便再受寵,也會死的,當一個人死了,那之前那擁有的一切都會化為烏有。
更何況,鐵木玲瓏是從北蠻一路流落到大炎王朝的,雖然是身處皇宮,看似沒有危險,其實,在其周圍危機四伏,一個單純的人是不可能活這么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