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城。
自從決戰之后,國戰停歇,康城就開始大力建設和修繕,在這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里,第二道城墻早已經被修繕一新,城墻再次被加高加厚加寬,其雄偉程度絲毫不亞于抵擋西域多年進攻的西洲城。
第二道城墻是許一凡來了之后,讓人著手修建的,而第一道城墻,在面對西域聯軍的多次進攻之后,早已經淪為了一片廢墟。
然而,現如今,這第一道城墻再次被修建起來,無論是其高度,長度,還是寬度,都要遠超康國時期,不過,現在這道城墻不能稱之為第一道城墻了,而是第二道城墻,因為在它之前,還有一道城墻。
現如今的康城,在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情況下,修建了三座城墻,一層套一層,宛如套娃一般,單單就這三座城墻,想要攻破,沒有個一年半載,還有無雙將士的尸體,是不可能完成的。
就防御能力而言,現如今的康城遠遠超過了西洲城。
只是,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何要在康城修建如此之多的城墻,城墻固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敵人的行動,阻攔敵人前進的步伐,可這種限制和阻攔,不會因為城墻多寡而出現根本性的變化,不過,這是秦之豹的命令,也是殷元魁的意思,更是朝廷那邊的旨意,盡管心中疑惑多多,可也不得不按照命令做事兒。
然而,康城只是一個開始而已,以康城為中心,在面對西域的防線上,所有城池都被要求如此建設,而在康城最北端的弓月城,更是被要求修建五道城墻,整個弓月城就是一個環形的堡壘。
在各大城池之間,還有一條可容納五輛馬車并駕齊驅的官道,其中驛站無數,每隔五里就有一座驛站,驛站當中放置著無數精良戰馬。
以康城為中心的城池,似乎只是第一道防線而已,在康城之后的城池,每座城池都被勒令修建至少兩道城墻,而且這些城墻的高度極高,遠超一般城池,而城墻的造型也跟以往大不相同,每座城池都是一個單獨的堡壘,一旦城門關閉,整個城池就是一個單獨的個體,除了從正門攻入之外,沒有其他的通道。
按照這種規劃,如果有人站在萬米高空,俯瞰整個十八城城池的話,就會發現,這些城池聯合起來,就像一座棋盤,橫九豎九,那些官道就是連接這些城池的線條。
只是,現如今,真正修筑好三道城墻的,也只有康城而已,而且三道城墻也只修建好一道半而已,倒是連接第一道防線的官道,已經完成大半。
經過一場戰爭之后,西北的人口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多了起來,除了之前從十八座城池遷徙過去的百姓之外,在大戰初歇之后,朝廷從中原又遷徙了無數人口前來,其中大部分都是徭役,而數量最多的,還是各種土著奴隸。
西北的人數每天都在增多,而且絲毫沒有減弱的意思,但是,即便如何,想要完成這些城池的建設,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至于多長,沒人說的清楚,可能是三年,可能是五年,也可能是十幾二十年,但是,只要西北還有人,那這種詭異的建設就不會停止。
如果放在以前,想要建設這么多的城墻,沒有個幾十上百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是不可能完成的,畢竟,修筑城墻需要的石條數目是海量的,在沒有現代化機械的幫助下,只能依靠人力一點一點兒去搬運了,這樣一來,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但是,現在不同了,有了水泥和磚塊,還有工部研制出來的一些簡單的機械協助下,這個時間在大大的縮減。
秦之豹今日沒有在將軍府處理政務,而是帶著湯芮和房子墨等人巡視城墻建設。
在戰爭結束之后,秦之豹被擢升為鎮西將軍,他就把家從西洲城搬到了康城,而鎮西軍的大營也隨之搬遷,駐扎在第一道防線上。
秦之豹在成為鎮西將軍之后,除了一開始的整軍之外,接下來的時間,他就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建造城墻,至于后方的事情,由殷元魁和李承政負責。
修建城墻是一個技術活兒,也是個細致活兒,需要一步一步的來,稍有差池,都可能會推到重建,不過,目前來說,過程進展的還是比較順利的,還沒有出現大的問題。
走在新建不久的城墻上,秦之豹表情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