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民聞言,點點頭說道:“徐愛卿所言極是,不過,就算他們隱藏了實力又如何,他們現在的麻煩比我們還大。”
徐肱聞言,瞳孔驟然收縮了一下,試探性的問道:“極淵?還是南海之濱?”
“都有,這兩個麻煩很大,如果他們不想辦法盡快解決的話,南唐終究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李建民在說這話的時候,并沒有幸災樂禍,然而表情很凝重。
李建民看向李建澤,說道:“江湖征兵的事情,你來負責,此事你全權處理。”
“好!”
李建澤沒有什么表情的答應下來,可是,其他幾個官員卻臉色微動。
很多人都以為,不良人才是江湖人的噩夢,這個想法和認知是對的,卻也不全對,江湖人真正的噩夢,不單單只有不良人,還有李建澤。
他在當武將期間,對江湖人的利用,可比許淳要簡單粗暴的多,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那些年,因為李建澤而覆滅的江湖門派,數不勝數。
現如今,李建民讓李建澤再次復雜江湖的事情,其中意味著什么,在場的人都很清楚。
李建民看向徐肱,緩緩道:“夫子已經回來了,你也該讓儒家子弟做些事情了,全國三十六洲,那么多書院,不能真的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了,書上的道理終究是書上的,現在朕要看看,在這個亂世降臨,妖魔鬼怪橫行的時代,你們這些讀書人,是不是真的那么不畏死。”
如果許一凡在此,心中一定很詫異,李建民似乎對儒家也有很大的意見,而徐肱在聽到李建民說的這些話的時候,始終不曾辯駁什么,這其中肯定有什么隱情。
不過,即便許一凡在此,也不會多問什么。
徐肱聞言之后,滿臉苦澀,他知道,這些年來,除了在塔撒哈沙漠一帶作戰的儒家子弟,中原各洲的讀書人,表現的并不怎么好,李建民感到不滿,感到失望,是很正常的。
尤其是在之前,大炎王朝對外作戰的時候,很多讀書人還在抨擊朝廷,覺得朝廷為了一點兒江湖小事兒,就悍然開戰,簡直是不把將士們的性命當回事兒。
有此言論的讀書人可不少,而不良人罕見的沒有出手,這讓很多人不解,而徐肱這些人心里明白,不是李建民不知道這些事兒,而是他不想理會這些事兒而已,或者說,他是對這些讀書人太過于失望了。
接下來,眾人又就現如今的朝政,說了很多,決定了很多事情,然后眾人就紛紛告退。
元符十七年。
一月一號。
大炎王朝御書房這場只有寥寥數人參與的小朝會,卻決定著大炎王朝數千萬人的身家性命,也決定著這個王朝的未來,其代表的意義,是極其重大的,影響也是極其深遠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