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叡和梁王的關系如何?”許一凡突然問道。
“關系一般,二人極少照面,據我所查,自武英叡擔任鎮南大將軍開始,一直到現在,二人見面的次數,不過五次。”無名說道。
“刻意避嫌?”許一凡眉頭微皺道。
“應該是這樣。”
“可這也太刻意了一些。”許一凡喃喃道。
無名聞言之后,并沒有接話。
大炎有四大邊軍,也有四大藩王,鎮北軍夏侯拓常年駐守在嘉州城,但是,薊州距離嘉州并不遠,自大炎建國開始,鎮北軍是所有邊軍當中,戰力最強的,原因無他,北蠻常年叩關,入侵中原的心始終不息。
越王坐鎮薊州,擁有一支很強的越王軍,越王軍除了作為大炎的威懾諸多勢力的王牌之師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制衡鎮北軍。
在炎高祖駕崩之后,曾經出現過三子奪嫡事件,當時鎮北軍的大將軍就蠢蠢欲動,意圖摻合奪嫡當中去,就在其準備站隊的時候,越王站出來了。
當越王站出來的時候,整個鎮北軍無一人敢動,不是他們不想動,而是不敢動,鎮北軍是駐守大炎北境國門的主要力量,其話語權之重,是超乎想象的,一旦鎮北軍站隊,其帶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就在那個時候,越王只帶了兩個扈從,就去了嘉州將軍府,然后鎮北軍保持了靜默。
其次是鎮西軍,鎮西軍是駐守在玉門關以西的軍隊,直面西域,而在西北三洲,也有藩王坐鎮,大多數的時候,西北的藩王跟鎮西大將軍的關系都很好,一來是西北小戰不斷,二來是西北過于貧寒,雙方不得不精誠合作。
鎮西軍是四大邊軍當中,最讓朝廷放心的一支軍隊,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有玉門關的存在,即便鎮西軍想要叛亂,也有玉門關作為屏障。
然后是鎮海軍,鎮海軍的主要職責,是駐守沿海,防止海外勢力入侵中原,在鎮海軍之側也有藩王坐鎮,不過,鎮海軍從建立開始,很少被調動,這也導致制衡鎮海軍的藩王,是所有藩王當中,力量最為薄弱的。
最后就是鎮南軍,鎮南軍的職責起初是掃平南夷,把南夷納入大炎的版圖當中,從炎高祖開始,之后的幾代帝王,都是這么想的,可惜至今沒有成功,在多次嘗試失敗之后,鎮南軍的主要職責就是防止南夷北上。
在制衡所有邊軍的藩王當中,除了越王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之外,其他藩王的兵權,隨著大炎王朝存續的時間越長,逐漸被削弱,大部分藩王基本都退出了政治舞臺,主要負責經商,但是也不可小覷。
每個藩王都有屬于自己的私軍,只是,人數并不算多,可他們的戰力卻極強。
大炎分封的藩王,跟敕封的大將軍,雙方之間既是敵對關系,又是合作關系,總而言之,雙方都是彼此制衡著,這也是歷代皇帝想要看到的。
只是,因為之前的五子奪嫡,再加上玄武叛亂的緣故,導致藩王和大將軍的權利再次被削弱,藩王不得旨意,不可擅自離開藩地,而戍邊的大將軍也是如此,基本上就是,大將軍也好,藩王也罷,都被釘死在一個特定的區域之內。
之前,海洲淪陷,鎮海軍名存實亡,方士之所以沒有繼續擴充地盤,一方面是方士是修行勢力,他們出世之后,有自己的打算,另一方面則是他們不愿意直接跟大炎撕破臉皮,而這其中的關鍵,就是楚王的存在。
在海洲淪陷之后,一直以醉酒愚色的楚王李建文,在極短的時間里,就組建起來一直近十萬人的軍隊,直接堵在了海洲的邊界,只要方士敢出來,那就是一場大型戰爭。
在福州出事兒的時候,最先抵達福州的軍隊,就是楚王軍,當楚王軍現世之后,這支臨時組建起來的軍隊,其戰力絲毫不亞于邊軍,如果沒有楚王的布局,福州的動-亂不可能那么快被平息。
能夠被封王就藩的皇室成員,都沒有一個是簡單的。
許一凡之所以懷疑武英叡,主要還是因為許一凡從各個渠道得知,梁王李建義似乎被架空了。
梁王是所有藩王當中,最會賺錢的一個,畢竟,他負責南夷和中原的貿易往來,可據許一凡所知,梁王其實也有一直很強的軍隊,可這支軍隊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逐漸被分化,現如今,南方邊境一帶,真正說一不二的,是鎮南大將軍武英叡,而不是梁王李建義和武英叡兩個人商量著來。
把一個藩王架空,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武英叡這么做的目的何在,耐人尋味。
當然,這也可能是梁王和武英叡之間在演戲,但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鎮南軍出現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