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關,登劍山。
這是一座非常特殊的山,其形狀宛如一把無鞘長劍,整體呈現漆黑色,山勢并不高,也就不到千米而已,但是,人走在上面,無法使用內力,也無法使用真氣,只能像普通人一樣,一步步登山。
劍山上沒有危險,或者說沒有致命的危險,但是,登山之人極容易迷失在劍山之上,劍山最恐怖的地方,在于它自帶幻陣,而且極其的真實,若是沒有大毅力,心智堅定之輩,根本走不出來。
這座劍山,最早是專門給吳家弟子準備的,只是,隨著吳家劍冢的名聲越來越大,前來挑戰的人越來越多,其中不乏一些修行勢力的人,這讓很怕麻煩的吳家,煩不勝煩,于是就把劍山作為通關的考驗。
有這三道關卡在,可以直接剔除那些濫竽充數的人,而前來挑戰的人,即便無法通關成功,卻也能因此獲益良多,提高自身的實力,而這也導致,很多挑戰者,在經歷初次的失敗之后,就會選擇繼續闖關。
至于說,想要不闖關,就直接向吳家挑戰的人,有,而且還不少,不過,他們的下場都不太好,運氣好,死在吳家弟子的劍下,運氣不好,直接淪為吳家的劍奴,生生世世都被囚禁在劍冢當中,直到老死。
能夠挑戰成功,并且活著離開吳家的挑戰者,少,很少,非常少,任何一個拿出來,都是一代名人。
瑤臺洲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倒不是外人太多,才魚龍混雜,而是瑤臺洲本身的成員構成就很復雜,他們雖然率屬于中原王朝,卻自成體系,在這里,朝廷的律法是管不到他們的,他們也不會遵守,他們有著自己的規矩和律法。
在瑤臺洲出事兒,外人很難插手,即便可以插手,他們也不會插手,代價太大根本不值得。
之前就有修行勢力當中,年輕一代的弟子,出山歷練,去瑤臺洲搞事情,結果一去不復返,而其所在的宗門,得知這個消息之后,就進行了交涉,結果很不理想,然后雙方就直接開戰。
開戰的過程不得而知,反正最后的結果就是,修行勢力退卻了,但他們也帶走了宗門弟子,可從那之后,該勢力所在的弟子,再也沒有踏入過瑤臺洲。
當然,后面也有不信邪的年輕修士,或者自負的年輕人,跑到瑤臺洲搞事情,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另外,瑤臺洲除了極度排外之外,他們內戰也很頻繁,而內戰的緣由也很簡單,無外乎三方面。
其一,地盤,瑤臺洲雖說一分為三了,可那只是被山脈分割出來的,三塊地盤有大有小,想要發展起來,保持強大,就需要地盤。
在群玉山、吳家劍冢和萬毒窟三方勢力當中,吳家的地盤最大,其次是萬毒窟,最后才是群玉山,但是,要論地盤最好的,還是群玉山。
其二,資源。
瑤臺洲資源極其豐富,各種礦脈,各種修行資源都很多,但是再多的資源,三家分,到手的資源也是有限的,尤其是那些很重要,很稀有的修行資源,每次都會引起一場內戰。
其三,人口。
不管是吳家,還是萬毒窟,亦或者是群玉山,他們不是家族式勢力,就是部落式勢力,單單依靠他們自己的人口,不可能保證一直強大下去,他們也需要吸納新鮮血液。
瑤臺洲的孩子,從出生之后,就會被三大勢力檢查,稍微有習武和修行天賦的孩子,都會被其帶走,進行培養,可人口就那么多,每年出生的孩子也就有一定的數量,想要找到一顆好苗子,是極其不容易的。
另外,不管是習武之人,還是修行之人,都還是人,是人就需要吃喝拉撒睡,而這些事情,都需要有人去做,瑤臺洲本身的人口就不算多,人口很重要。
當然,內戰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三方勢力都想一家獨大。
有這種想法,是很正常的,畢竟,只要一家獨大,那得到的地盤、資源亦或者人口,都是很多的,可是,三家的實力都差不多,雖然也有強弱之分,可彼此之間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三方打來打去,打了這么多年,依舊是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了解清楚瑤臺洲的具體情況之后,許一凡對瑤臺洲的這三大勢力,很有想法,如果能夠把他們收為己用,那許一凡的實力絕對能增強極多。
可這個想法美好,然而幾乎不可能完成,不過,現在時局不同,在許一凡看來,還是有一線希望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