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請下載群內地圖18940917閱讀本章,切勿下載后續編號地圖,避免劇透】
根據山下武雛二提供的情報,一個關于這個世界的格局,慢慢呈現了出來。
首先是東亞地區,如同原時空那般,894年高麗爆發東學派起義,高麗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大金乞援,東瀛乘機也派兵到高麗,蓄意挑起戰爭。
不過也有不一樣的地方。
東學派領袖全琫準,提出“逐滅倭夷”、“盡滅權貴”的口號,并多次擊退官軍,攻占了重鎮全州。
全奉準的東學軍,因為逐滅倭夷,殺了不少和人,這使得東瀛帝國大為震怒,并向高麗王國施壓,要求高麗政府鎮壓以全奉準為首的東學派起義,否則起兵幫助高麗平叛。
高麗王自然從之,不過腐朽的高麗王軍,最終陷入了全奉準的農民起義汪洋大海之中,被打得節節敗退。
而這個是時候,東瀛海軍大臣和陸軍達成難得達成了一致,上奏鳴子女皇,懇請派兵進入高麗,保護僑民,協助平叛。
高麗王哪里肯讓倭兵入境,不過腐朽的高麗王國,又根本就不是東瀛帝國的對手。
東瀛陸軍在戰艦掩護下,兵不血刃的便拿下了釜山,同時大軍開始北上。
高麗王連連求饒,懇求東瀛退兵,并保證自己一定會保護東瀛僑民。
然而東瀛并不相信高麗王,除了要求懲戒全奉準為首的兇手外,更是向高麗索取了巨額的賠償。
高麗王見勢不妙,連忙向大金帝國懇請求援。
此時高麗半島上,便存在著3股勢力。
以高麗王、大金遠征軍一方的,舊貴族。
以東瀛入侵軍為一方的,入侵者。
以東學派主導的,尋求建立新國家的變革者。
東亞的局勢,主要是大金與東瀛爭雄。
而兩位,又恰是師從歐洲三大列強之一,神圣羅馬帝國的。
變法讓兩個帝國都變得強大,但是東瀛知道,大金的龐大,他的腐朽,在變革的道路上定然存在巨多障礙。
只要東瀛帝國咬咬牙,通過一次次的割肉戰爭,定能將這個龐然大物踩在腳下。
不過東亞的二雄爭霸,并沒能引起國際間的廣泛關注。
……
在南洋地區,勃固、暹羅、高棉、瀾滄、安南5個原本作為大金朝貢國的國家,面對尼德蘭王國的入侵,對北邊那個夜夜笙歌的宗主國頗為失望。
尼德蘭原本是歐洲小列強,不過在神圣羅馬帝國征服歐洲的時候,被吞并。
其王室成員,也流落到了南洋的殖民地,成立了新的尼德蘭王國。
反攻歐洲,是不用想了。
因此尼德蘭人打算挾持馬六甲海峽這個交通要道,控制東亞與歐洲的貿易,從而賺取高額的利潤。
雄心壯志是沒了,不過躺平佛系的心還是有的。
歐洲的怪物房混不下去,東方的幼兒園還是沒問題。
尼德蘭王國制定了兩個政策,一個北上,一個南下。
南下政策是殖民澳洲,至于北上政策,便是吞并中南半島。
也正是因為尼德蘭的北上政策,迫使南洋5國團結了起來。
大金這個宗主國的不作為,讓南洋5國很是失望。
且說東瀛兩開花,除了高麗外,東瀛侵占了呂宋列島,便在加里曼丹與尼德蘭陷入了對峙。
雙方更是就南洋海洋霸權,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東瀛的觸手深入到了南洋,也讓南洋5國看到了希望,寄希望于東瀛在這上面幫助他們。
東瀛也有他的野心,雙方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