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
“嘟嘟嘟嘟嘟嘟——”
一陣汽笛長鳴,一艘超大型集裝箱貨輪,緩緩的停靠在了長崎港內。
【胖子號】大型集裝箱貨輪,長366米,寬51米,高67米,一次可裝載13386個標準集裝箱。
這樣的龐然大物,出現在長崎港內,宛如一座小島靠岸一般。
遠遠的望去,【胖子號】的體型比聯合艦隊的【松島號】還大上許多。
【胖子號】的出現,讓原本恢復忙碌的長崎人駐足了下來,紛紛驚訝的望向那艘超大型集裝箱貨輪。
石泉侍梅站在長崎官邸辦公室的窗戶邊,呆呆的看著港口內那艘巨大的貨輪。
整個貨輪通體黑色,在船首處,用白色的漢字書寫著“胖子”二字。
整艘貨輪,幾乎將整個長崎港都占滿了一般。
天空中,白色的海鳥們此時也高興地盤旋了起來,“啾啾啾”地歡快叫著。
“那是?”
蘇省雙手拿著一份泛黃的紙質文件,像是陳年舊物一般。
然而這是長崎政府的打字員,用最新研發出來的日文打字機打出來的最新城市發展報告。
蘇省朝著窗戶外的那艘貨輪瞄了一眼,將資料“哆哆”兩聲在辦公桌上懟整齊了,然后說道:“是【胖子號】,前天從侍靈港出發的。
上面裝的集裝箱,就是長崎這邊所需要的全部物資了”
石泉侍梅愣了愣:“集裝箱?
那是什么?”
蘇省將資料歸納后,放到了旁邊柜子上,然后說道:“集裝箱,是能裝載包裝或無包裝貨進行運輸,并便于用機械設備進行裝卸搬運的一種成組工具。
通俗點將,幾乎是一個方便運輸的大箱子。
這個大箱子里面,裝載的全是貨物。”
石泉侍梅琢磨了半天,不明覺厲,奇怪的東西。
從侍靈市到長崎市,有430海里的距離,也就是800公里。
從27日出發到現在,1天多的時間,這動作好快。
幾乎是蘇省向石泉侍梅支招拿貸款的同時,對方便在備貨了。
石泉侍梅猜測到,如果按照山下武雛二所猜測的那般,恐怕這船貨在這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
果然,穿越辦在暗中扶持神州派,老大哥是愛我們神州派的。
蘇省這時候說道:“石泉參謀,你可以組織一些勞務會社的人,去碼頭幫著卸貨。”
“嗨!”
長崎港內,【胖子號】并沒有如同大多數集裝箱貨輪那般,采用的正常集裝箱。
而是采用的一次性集裝箱。
801年,大不列顛人詹姆斯·安德森博士首先提出了集裝箱運輸的設想。
830年,在大不列顛鐵路上首先出現了一種裝煤的容器,也出現了在鐵路上使用大容器來裝運件雜貨。
845年,在大不列顛鐵路上開始出現了全封閉的貨運車廂,箱體采用鐵木結構
到19世紀下半葉,大不列顛蘭開夏郡出現一種帶有活動框架的鐵路托盤,用來運輸棉紗布,俗稱“蘭開夏托盤”,這可以看作是集裝箱的雛形。
850年前后,大不列顛鐵路出現的貨運車廂853年,米國鐵路也采用了容器裝運法,這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集裝箱運輸的雛形。
880年,米國正式試制了第一艘內河用的集裝箱船。
正式使用集裝箱是在20世紀初期,921年3月19日,最早出現在米國紐約鐵路運輸總公司。
不過這個時空,非但時間節點沒到921年。
就連米國也不復存在,大不列顛也是不見蹤影。
而貨運所采用的裝卸工具,也是千奇百怪。
有的是木框,有的是油紙包,還有一些其他奇奇怪怪的東西。
而港口的岸邊集裝箱起重機,也是在20世紀后期,才出現的。
現在可是894年,考慮到長崎港可沒有什么正經的卸載設備,因此【胖子號】上采用的一次性集裝箱,暴力卸載后,扔了就是。
也不指望,長崎港這邊有什么卸載的東西了。
【胖子號】的船長也是做好了心里準備,打算滿載而來,空載而歸。
能捎帶上一點長崎特產,已經是很不錯的結果了。
遠遠的望去,【胖子號】上的集裝箱,堆得如同一座山一樣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