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宇宙異常廣袤,它內部的能量會一直往目前的邊界擴散,實際上是沒有邊際。
前世蘇寒聽過的“熵”的一些定律,比如宇宙終將走向熱寂,那時候宇宙的恒星將會熄滅,不再有“運動”產生。
蘇寒對這個宇宙進行了部分鑒定,得出的結論是它還年輕,距離寂滅還有很久,并且不出意外的話,基本不會到來,因為宇宙和混沌海有能量交互,始終有能量來源。
在檢查了降臨地區的幾個星球后,蘇寒得出一個結論:人類的科技非常發達,但是遭遇了一場意外,于是他們傾盡一切,打造了生態飛船,遠離此地。
“流浪地球”就指的是飛船,其中生活著許多人類,他們在前往下一個適合居住的星球,或許找到這個飛船,就能知道曾經具體發生了什么。
如果時間不太久遠,幾百年的話,蘇寒還可以使用“昨日重現”看到過去,現在卻沒辦法,這片星系的“冰封”,有種奇特的力量干擾蘇寒,時間也被凍結,讓蘇寒的時間系能力大打折扣。
還好這種仿佛被靜止的環境保留了許多有用信息,蘇寒跟著飛船的軌跡出發。
傳送這法術非常適合趕路,飛船可能需要幾年航行的距離,蘇寒只需要一瞬間,但即便是這樣,他也用了兩個多月才找到后續痕跡。
這同樣是一顆被凍結的星球,能看出其中有繁華的文明,通過掃描,蘇寒發現星球表面和內層的不同,巖漿是被強行冷卻,地表的痕跡是同一個時間段形成。
可以確定,是之前的飛船經過此地,改造了行星,但后來冰封降臨,他們再一次出發。
在連續經歷四個冰封星球后,蘇寒終于找到如今人類居住的星球,這是距離降臨地點六個星系外的星空,有年輕的太陽,星球的軌跡一看就是被打亂過,讓它適合人類生存。
蘇寒來到星球之外,直接透過一層透明建筑觀察內部,地面上環境很好,到處都是青山綠水,而人類的建筑坐落其中。
除此之外,天空也漂浮著各種建筑,整個星球并非平面,而是三維立體,他們的科技水平足以支撐他們如此做。
蘇寒在星球外最明顯的感受就是溫度低,那層透明建筑就是人造屏障,可以調節光線,同時保持整個行星的溫度。
現在的蘇寒對著詭異的低溫非常感興趣,當即開始解析,神力在消耗,蘇寒與宇宙共鳴,斷斷續續的信息被他得到。
良久之后,蘇寒神色復雜的停止解析,他終于知道了這個宇宙的特殊。
大約一千二百面前,就連宇宙本身也沒有詳細的記載,那時,人類已經走出母星,擁有了改造行星的能力,從此資源充足,科技再一次攀升。
忽然間,全球氣候開始變化,冰川開裂,龍卷風席卷而來,海水倒灌,氣溫急劇下降。
但這對于當時的人類不算什么,他們可以先遷移,留下機器人清理天災,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換了個星球依舊會在幾年后遭遇相同的情況。
即便后來開發出氣象控制器,在遇到這種變化也失去作用,經過幾次測試后,他們總算得出一個詭異的結論:只要人類停止發展科技,就不會遭遇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