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前的這一插曲倒是沒有阻礙入城和出城之人的通行,緊追而來的步卒吃著幾人留下的灰塵也停下了追逐,似乎早就知道追不上一般,動作熟練的扭身而回到大梁城內。
鐘憑也跟著入城人流策馬向前,進入了這座居天下之中的雄城!
“好一處要沖之地,不愧是繁華富庶盛名于外的大梁城!”
鐘憑進入大梁城之后,看著滿街奔走匆忙的人群,比起自己自幼待過的云夢山,可真是熱鬧了千倍百倍不止,不禁感慨了一句。
“這位小先生是第一次來大梁吧,我們大梁城可是一座巨城,就是在如今各諸侯國之中也是排在前列的!”
聽到鐘憑的贊嘆,旁邊一位年近半百的阿母抬起頭,看著鐘憑這個意氣風發的青年,不由得心生好感,任誰夸贊自己的母國都會對此人產生好感,話語之間充滿著自豪之感,臉上的褶皺都隨之舒展開了不少。
但是這位阿母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方才欣喜的表情散去,望向大梁的西邊,輕嘆了一聲:
“我大魏國的鼎盛也已經過去了,想當年惠王在世之時,我大魏國何其強盛,打的秦國不敢越過函谷一步,但是如今呢,唉~”
聽到這位阿母的絮絮叨叨之言,鐘憑眉頭蹙了一下,對這位憂心國家前途的阿母友善示意之后,開口問道:
“此時公子無忌不是已經回到魏國來了,聽聞魏王將兵權授予了公子無忌,以公子無忌及其門客的才能,拒秦于魏境之外想必不是難事。”
聽到鐘憑提起公子無忌的名號,這位阿母眼睛隨即一亮,眼神一掃方才因魏國衰落而升起的沮喪之感,變得神采奕奕,似乎公子無忌三字對于魏國人來說充滿著神奇的鼓舞之力一般。
“小先生也知道我大魏的公子無忌啊,如今公子無忌回到大魏,我們誰也不怕,秦軍來又能如何。”
說起信陵君,這位阿母極其驕傲,看得出信陵君魏無忌在魏國的聲望是何等之高。
“阿母說笑了,我雖第一次踏入大梁,但是公子無忌的賢名卻是在深山之中也是如雷貫耳的。”
阿母似乎找到了共鳴一般,手中提著竹簍也輕輕放在地上,頗有要跟鐘憑暢談一番的態勢。
鐘憑看到阿母的這般態勢,不禁抬手輕擦了一下額頭的冷汗:“不該把話接下去啊,一時半會還走不了了!”
看到阿母放下竹簍之后要開口,搶先說道:
“今日我來大梁,聽聞公子無忌從趙國回來之后,并未回到封國信陵,而是待在了大梁城,不知道是否能有幸能見其一面,哪怕是遠遠望去一眼。”
鐘憑的話打斷了這位阿母的思緒,阿母順著鐘憑的話語說道:
“怎么能沒有機會,公子無忌時不時便會去‘罔極閣’之中,一邊準備應對秦國的進攻,另一方面也是在‘罔極閣’中目睹賢才論勢對弈!”
“哦?阿母可否告知罔極閣如何走?”
“向前走到盡頭左拐就是了!醒目著吶!”
“多謝阿母,我也去觀睹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