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轉頭叫過身后的家丁:“去賬上支二十兩銀子,給這位姑娘。”
一聽二十兩,文元整個人都蒙了,直到家丁過來接他懷里的罐子,還一直緊緊抱著不撒手呢。
葉清音偷偷抬腳踢了他一下,咬著牙齒低聲警告道:“別人看著呢,有出息點。”
文元回神,忙把懷里的罐子遞過去。
他們兩罐子的果醬,最多不到二十斤,竟然賣了二十兩。
直到從人家后門離開,文元都沒反應過來。
“之前梁五那小子,不對,之前梁五說七八十文一兩我以為她在騙我玩兒呢,結果姑娘你直接賣到了一兩銀子一斤,不對,比那還多,你怎么就敢讓他給價啊?萬一他就給咱們個三兩五兩的,到時候可怎么辦?”
葉清音笑:“你的擔心都是多余的,如果真給那個數,我一開始就不去他們家了。”
文元似懂非懂,還要再問,葉清音卻不再打理他了。
而是指著前面不遠處的一家布莊說:“十三,前面那個布莊就是張老板介紹的那家,走,咱們進去問問有沒有棉花,再買些拿去給娘他們做夾衣和被子。”
很快三人一起進了布莊。
雖然布莊店面不大,但貨品卻挺全。
不光有絲綢布料,棉花和各色皮料都有。
掌柜的一眼認出葉清音,熱情的招呼道:“小娘子也算熟人了,相中什么都給你便宜些。”
葉清音買了十斤棉花。
想到楊氏的腿受不得寒,又買了一張羊皮,正好可以給她做一副護膝。
臨出門時,看到門口墻角的位置立著一把油紙傘,想到什么,葉清音轉頭問道:“掌柜的,不知道你這里有沒有油布賣?”
原本不過是隨口一問,根本沒抱太大希望,但沒想到掌柜的竟然點頭道:“有是有,只不過沒有多少,這東西做工精細又費時,價格也不便宜,來我這里買的人并不多。”
說著去后面的庫房抱出一捆大約一尺多粗的土色布料。
“多數都是糊油紙傘用,你要是想買,這些一兩銀子給你算了。”
油布都是布料刷上桐油制成的,雖然本身都不怎么值錢,但刷桐油是個技術活,需要一遍一遍反復涂抹均勻。
所以價格也相對貴些。
葉清音很痛快的付了一兩銀子。
文元:“音姑娘,咱們買這么多油布做什么?是要做雨傘賣嗎?”
“你現在滿腦子都是賺錢。”葉清音忍不住笑道:“油布防雨,不定什么時候就下雨了,這東西比席子省事方便。”
從布莊離開之后,前面有個擺攤的,竟是賣胭脂水粉、頭繩梳子之類的。
想著隊伍里好幾個年輕的女孩子和嫂子們,葉清音指著那一捆紅頭繩說:“這些我全要了。”
另外又買了幾把木梳子。
目光掃到角落里的兩根木簪時,忍不住多看了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