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權衡利弊之后,都覺得新政策對自己生意的發展十分有利,于是紛紛辦理了葉清音口中所說的營業執照。
有了這個東西,就意味著獲得了以后在伊州城內的合法經營權,是受到地方優待的。
臨走時所有人都表示想要定一口鐵鍋,花多少錢都愿意。
“這鍋對外售價是四十兩,但對于已經辦理了營業執照的店鋪有特殊照顧,每口鍋只需要二十兩,如果想要,先辦理登記,等生產出來之后會送貨上門。”
就這樣一共三十五個商戶,全都毫不猶豫的報名預定了。
看著眾人離開,劉三兒愣在原地半晌沒回過神。
按照每口鐵鍋二十兩價格,三十五個商戶,那可就是七百兩!
如果再翻倍,又是多少?
葉清音:“還愣著做什么,去叫兩個人過來,把這口鍋送去軍營給朱軍師,讓他們也嘗嘗炒菜的味道。”
劉三兒回神,忙去外面叫人。
接了商戶們的大單之后,老楊叔那里父子兩人肯定就忙不過來了,葉清音特意將劉勇和林程還有趙大牛三人從大棚那里調過去幫忙。
畢竟以后是要靠這個賺錢的,所以必須要安排自己人來做才行。
沒過幾天,味香樓重新開張,光是菜色就比之前多了十幾道。
每位從店門口經過的人都能聞到陣陣菜香從后廚飄出來。
很多人都好奇店里做了什么吃的,家里條件稍微好一點的人家經受不住誘惑,忍不住進去要上兩道菜嘗嘗鮮。
等嘗過味香樓的菜之后才發現,自家煮的那些東西簡直就是豬食,再難下咽。
看著店里擠滿的客人,就意味著白花花的銀子進賬,王掌柜的心里簡直樂開了花。
同時對葉清音的態度也越發殷勤起來。
每每后廚師傅研制出新菜品,都會第一時間送去她府上。
沒過多長時間,另外兩個經營飯館的人家也增添了新的菜色,一時間伊州城的大街小巷都飄散著飯菜誘人的香味。
三家飯館酒樓生意爆火,連帶著附近的兩家米鋪生意也好了起來,葉清音種植的大棚蔬菜更是不用再費力氣賣到外面,三家店基本上就全都包圓了,甚至連酒水也賣出去不少。
十五之后,天氣稍微回暖一些。
這天,城外突然來了一大隊車馬,粗略看去前后竟有百余人。
守城的士兵立馬警覺起來。
當詢問完情況,得知對方是來找音姑娘的,不敢怠慢,讓人原地等候,轉頭便叫人去太守府通報。
此時的葉清音正在和老里正還有林叔等人商議春耕事宜,當聽到城外有一隊車馬是來尋自己時,一時竟沒反應過來。
“對方自稱姓張,單名一個清字。”
聽到張清兩個字,葉清音恍然,隨即便猜到了張老板此行的目的。
肯定是之前供給他們的那些酒銷量大好,所以才會迫不及待的剛過完年就跑過來了。
劉三兒也猜到了對方的來意,起身同葉清音說:“我這就去把人帶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