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純銀的羽毛輕若無物,卻又栩栩如生,幾乎與真的羽毛沒什么差別。
劉啟才臉色漸漸凝重,因為這片羽毛他并不算陌生。
因為他曾在某人的手上見過這片羽毛。
那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匯通銀莊的總掌柜古萬年。
劉啟才至今還能夠清楚的記得當時的情形。
三年前,劉啟才與其他一百零七家匯通銀莊分號的掌柜在金陵參加古萬年六十歲壽辰,壽宴以后古萬年召集下屬,并親口對他們說過一段話。
古萬年說話的時候,手上就拿著一片羽毛,那根羽毛與現在劉啟才手上的這根一模一樣。
古萬年拿著那片羽毛對他手下一百零八個銀莊分號掌柜們說:“請大家記住這片羽毛,將來只要是在有我匯通銀莊的地方,不管在任何時候,只要有人拿著同樣的羽毛來找你們,不論他要你們做什么,你們都要無條件的接受他的要求。”
古萬年說這句話的時候很嚴肅,因為他不是隨口說說,而是在下命令。
一百零八家分號掌柜都記住了這件事。盡管他們有疑問,但既然古萬年沒有過多解釋,那就說明這其中的原因肯定就不是他們能夠知曉的。
劉啟才回到常州接任常州銀莊分號,時間一晃就已經過了四年。
這四年中,從沒有人拿著羽毛來找過他。所以劉啟才幾乎已經快忘了這件事。
可現在真的就有人送來了一根羽毛。
劉啟才又看著那封信,信封是普通的信封,沒有其他特別的特征,封口也只是隨意用火漆封住。
劉啟才雖然已經上了年紀,但眼力依舊很好,所以他看到了那用以封口的火漆上有一處極小的印記,那印記就是一片羽毛的形狀。
劉啟才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后站了起來走向了后院。
不多時,匯通銀莊后院的馬廄里,就有一匹快馬飛馳而出。
快馬一路奔馳出城,直向金陵方向而去。
三天后,金陵城。
有一個來自常州的騎士,他日夜兼程中途跑死了四匹好馬,終于趕到了金陵城匯通銀莊的總堂。
他如此風塵仆仆的趕到金陵,就是為了要送一封信給匯通銀莊的總掌柜——古萬年。
那封信被送進匯通銀莊總堂半個時辰后,就有近百匹快馬從金陵城奔馳而出,急促的馬蹄聲猶如滾雷呼卷,幾乎震碎了金陵城大街的青石方磚。
近百騎飛馳出了金陵城以后,他們又各自從不同的方向奔馳而去。
那些馬背上的人都接到了一個任務,同時身上都揣著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