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名一愣,方才認出來。
“原來是敖芝公主,未曾想在此相遇,失迎失迎。”
自當初一別也有近百年未曾相見,吳名都快忘掉這位公主了,沒曾想今日復又相見。
敖芝笑道:“我也是聽父王說此處有個多目真人要開山立觀,吩咐我來祝賀,在云頭瞧見不曾想是故人。”
一番敘舊。
將人迎上黃花觀中,又安排了些果品、茶點招待,吳名陪著各家稍聚一堂閑聊一二。
獅駝嶺
除了獅駝王、鵬魔王外,又有一位魔王同著他們在那洞中吃喝。
你看它:
頭角猙獰如蒼松,雙角枝枝又叉叉,面容兇惡比夜叉,血盆大口露鰓牙,身穿熟鐵銀盔甲,手拿一丈魔牙叉。
三個魔王推杯交盞,鵬魔王突然站起身道:“兄長、賢弟,我等報仇之機、成仙之會來亦,快速速點齊兵馬圍那煙霞山去。”
“哦?可算是等到這一天了,小的們,速去傳令!”
二者不敢耽擱,獅駝王點起獅駝嶺各峰各洞共計兩萬四千妖兵,那魔王也即刻傳信碧波潭,讓軍師點齊水府精兵一路趕來。
霎時間,只見獅駝嶺上方:
妖風滾滾遮天暗,黑霧騰騰罩地昏。那山頭旌旗飛彩,這峽谷戈戟生輝。揚沙走石乾坤黑,撥土飛塵宇宙渾。魔王舉兵欲爭勝,誰登仙途誰成道?
這一動,三十三天、十八地獄、雷音寶寺、兜率仙宮盡已知之。
黃花觀中,吳名正與眾客人閑談,心神祥和、體有仙光,眾人是羨慕得緊。
成仙吶,幾個老道士搖頭嘆息,他們也早已放棄仙途,都在布道積功,行善積德,想的便是能在死后感召上天做個神官仙吏,也能走走長生道途。
龍樹寺老僧低眉枯坐,修禪修佛也不過求的是功成正果,得享極樂,如今卻是邪氣纏身,自家頓時覺得可憐、可憐……
作為晚輩弟子,袁守誠未曾陪坐,只在前院守著,侄兒跟在一旁。
“叔父,那四個和尚總覺有些怪異。”
袁守誠點了點頭:“師爺他自有應對,你父親和爺爺到哪里去了,可還去了山中砍柴、河邊打漁?”
“未曾,晨間師爺叮囑我們,大典未完之前不可離觀。”
此次開山大典預計三天時間。
第一日乃是迎客,講道。
晌午時,觀中人參童子、花精侍女、老樹門房,守誠四個等都聽聞一陣陣道音從禮堂響起。
吳名開始講道了。
只見禮堂內,眾人皆盤坐蒲團,或聽或睡、點頭認可、嗤笑鄙夷,不一而足。
但也盡都閉口,不曾言語一二,任由吳名講道。
月升日落,吳名一身清氣仙光越發明亮,氣機旺盛,仿佛隨時都能羽化登仙。
又講了一夜這才止住,下面是論道環節。
便有真人道士、大德高僧一一提問,各抒己見,吳名則對答如流、毫不動搖。
初時只有幾人,漸漸地十幾、二十位僧人道士紛紛開口。
七嘴八舌,各講各的,吳名卻聽得清清楚楚一一對答。
又辯了一天一夜,吳名此刻當真頭頂仙光,身纏瑞氣,恍如謫仙。
眾人已經不再執著,紛紛靜坐要見證吳名成仙。
“多目師兄,聽聞你將要東行傳道,那路途遙遠,妖魔盈山,你有什么本事能擔當此等大任?”
卻是虎力問道。
“不錯,聽你吹了兩天牛還不曾見過手段,若低了莫說東行,便是這寶山也得讓給我們師兄弟哩!”
尖牙嘴自稱愛別離的怪僧呵呵笑道。
吳名也不懼,伸手請道:“諸位隨我到后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