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勸都沒用。
現在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享受生活的時候。
…………
幾天后的晚上。
許大茂又笑著找上門來。
“林工,這個東西你一定喜歡,我雖然不懂,但認識字,你看,這個叫王守仁的人,寫的字跟你去年寫得對聯差不多,漂亮的很。”
林禎正在喝水。
一聽王守仁三個字,差點一口水嗆著。
“咳~咳……誰,誰?”
“王守仁啊,你看,這寫得什么知行合一……還有什么知而不行,良知,呃……無……無不行……”
林禎趕緊接過來。
仔細查看,是一張半尺寬,兩尺多長的泛黃紙張。
上面還蓋有數枚印章。
從紙張和筆墨的顏色判斷,絕對是件老物件。
林禎用自己的書法造詣仔細的端摹每個字。
發現每個字里都蘊含著一股遨游于天地間的灑脫力量。
可以肯定這卷字是一個理解了天地萬物運行規律的人,在氣定神閑的狀態下一氣呵成的。
絕對不是普通人的臨摹仿寫。
這種書法和自己靠系統拉到頂級的書法不一樣。
這種書法有殘缺美,更自然,更隨性。
林禎佩服的連連點頭。
可以肯定,這是王陽明的真跡。
雖然篇幅沒有‘若耶溪送友詩稿’那么大,但也足夠珍貴。
“大茂,你這從哪得來的?”
許大茂得意道:“今天下午去西南鄉放電影,我跟村長聊天,說起寫毛筆字來,本以為能套出話,得到個筆架筆洗什么的,結果村長說東頭住著個老絕戶,家里有張蓋了好多戳的書法,讓我看看認識不。”
“然后呢?”
“然后我也看不懂真假,但覺得字寫得漂亮,就要回來了。”
“花了多少錢?”
“一分錢沒花,放電影的時候給老絕戶,哦不,是給老大爺選了個好座位。”
“下次再去西南鄉,記得多少照顧一下那位老大爺,以后遇到鰥寡獨居的,不能再這么直接拿了,知道嗎?”
許大茂笑道:“嗐!你不知道,這老大爺有意思,我本來要給錢的,他說了,只要拿回家不撕不燒,放好了,比給他錢都高興,他無兒無女,也沒老伴和兄弟姐妹,就算不給我,幾年后人死了,這字也保不住,說是字去了城里,他更放心。”
林禎微微點頭,心想這位老大爺是個大徹大悟的人。
可惜自己不方便過去見面,只能在心中感激了。
“行了大茂,這個月就到這,別收了,下個月遇到了再收。”
說著讓婁曉娥給了許大茂一塊錢。
并且給他講了一些辨認古董的基礎方法。
轉眼又是一個月過去。
到了深秋的季節。
許大茂又替林禎收來了兩樣東西。
一個宋代哥窯的酒壺,金絲鐵線,是個珍品。
一個明代官窯的青花龍紋盤,初步推測,是永樂時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