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輪的選拔結束了。
從一百名參賽的道門弟子中選取了前三十二人。這三十二人中只有極少數的是從三路上循規蹈矩的上來的。
大多都是各懷絕技,但前幾名卻是不容小覷的。就像魏玄翮一樣,出身必定都是大門大派。
很快第二場比試較量就開始了。
只見工作人員拿出了一個很大的籠子。掀開了籠上蓋得黑布,里面赫然嘰嘰喳喳的飛舞著幾十只云雀。
一個戴眼鏡的道士站出來說道“這第一局比的是腳力,第二局自然就是比眼力和敏捷的身手了。”
停頓一下,此人指著籠中鳥說道“這籠中有幾十只云雀,而其中只有十六只金絲云雀。一會鳥籠打開,你們要爭取從這群鳥中找到金絲云雀并且抓住,抓到鳥的人這一局就算是過關了。”
規則看似很容易,可仔細一想也并非如此。首先要有敏銳的洞察力,能在打開鳥籠的一瞬間分辨哪一只才是金絲云雀。其次在這狹小的華山之巔,要用最迅捷的速度抓住金絲云雀,不然稍慢一點云雀飛走了,這萬丈高的懸崖峭壁,也不可能跟著云雀飛下山吧住不住也只能望洋興嘆了。
再有就是僧多粥少,狼多肉少了。三十二人去搶十六只金絲云雀,先不說能不能搶到,就算搶到了這一局就要淘汰一半的弟子。大家好不容易從百人中脫穎而出,這又要面臨淘汰的風險,這比賽確實有些殘酷了。
參賽的眾人都是一臉的凝重,只有少數幾人顯得輕松愜意,頗為自信。在戴眼鏡的道士打開鳥籠的一瞬間,幾乎參賽選手們同時用最快的速度,朝鳥籠伸出了手。
鳥籠一開,里面的群鳥四散而飛,一時間一陣的嘈雜。那位道姑反應最為迅速,瞬間朝著一只金絲云雀打出一顆小石子,云雀受到重擊迅速從高空落下,道姑飛身一躍在空中一個華麗的轉身,一伸手接住了云雀。
茅山大師兄也是不甘示弱,在一只云雀即將要飛出籠中的時候,他運足了道力瞬間震退了身旁的兩人,眼疾手快的一把就抓住了一只金絲云雀。
看著四散而飛的群鳥,魏玄翮也動了,只見他兩只朝前一抬,身后的長劍瞬間飛起發出了一道劍氣,直接困住了一只金絲云雀,而云雀身邊的其他鳥則就沒那么幸運了,被劍氣斬成了兩半,瞬間一片血霧彌散開來。
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的畢生所學,只為抓到一只云雀,以保晉級。全場中只有小和尚周江沒有動,只見他雙手合十,口中默念起了經文,不一會,一只雀躍著翅膀的金絲云雀就飛到了他的身邊,圍著周江飛舞了幾圈后,落在了他的雙手之上。這一幕也是讓喚心感到驚訝不已,這小和尚的手段也太另類了,喚心都有心去組委會舉報,一個道門大賽,混進了一個佛門中人。
看著大家紛紛得手,喚心也是覺得是該自己出手的時候了,于是朝著自己這邊飛出去的幾只鳥,身手一指,一聲“停”,幾只鳥就這么憑空的定在了空中,喚心莞爾一笑,正準備伸手拿住其中的一只金絲云雀的時候,突然他的身后冒出了一只手,搶先一步的抓住了這只云雀,喚心猛地回頭一看,只見一個身材矮小,長的得個土撥鼠一樣的男子比他快了一步,抓住了云雀。
喚心也是頓感大意了,于是伸手就朝這人手中的云雀而去,這名身材矮小的弟子,而是很敏捷的向后一躲,在地上一個側翻,起身后以極快的速度跑向了另一邊,與喚心拉開了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