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淵的幫助下也是順利解決了羅剎女神魂封印的難題,大小昭寺也是順利練成,當時的大昭寺并不叫做大昭寺,而是叫做“惹薩”。也是之后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在此為了歌頌釋迦牟尼佛的功德,舉行傳昭法會,以后才改名為大昭寺的。
話說劉淵搞定了此處風水之后,其實當時他就發現了羅剎女之所以無法消滅更主要的原因是她來自“惡道之門”,本來應該是修羅道走出來的羅剎居然來自惡道,由于六道輪回的使然,也是無法將其消滅的。
而在此處建立兩座有釋迦牟尼等身像的寺廟也是再好不過。
就這樣,大功告成的劉淵也是再一次與文成公主告別,而這一別兩人此生便再沒有見過。臨別之際松贊干布也是深知劉淵與文成公主多年來的感情,也是很大度的大擺宴席感謝了劉淵的鼎力相助,劉淵也是與松贊干布建立了很深的友誼。
本以為相安無事了,此時太平。可誰承想太宗死后武則天掌權了天下,本身信佛的一代女皇自然知曉釋迦牟尼佛等身像的珍貴,于是有了搶奪回來的心思。
當時的吐蕃已經不能與明皇時期的大唐同日而語了,大唐已經強大到了令他們無法企及的地步。
為了防止大唐真的將佛像奪走,他們也是將佛像藏了起來,并外層塑泥繪制成了文殊菩薩像,這一招瞞天過海可謂是一招妙計,真的讓十二歲的佛祖等身像逃過了一劫,而那尊佛祖八歲的不動金剛像就沒能幸免了,被唐軍運走了半日程地,后來不動金剛像佛光乍現再也不能前進半步,佛祖顯靈也是讓大唐十分震驚,最后也只好無功而返,這八歲等身像才得意幸免。
后來也有傳聞說唐朝之后又來和親的另一位公主金城公主和親到了吐蕃,才將覺阿佛像十二歲等身像,請了出來,并將原本供奉在大昭寺的不動金剛像兩者調換了位置,這也是傳聞中的“調佛”事件。
可從大活佛的口中喚心知道的就要比民間傳聞要詳細的多,調佛雖說不假,但也不是像傳聞中是金城公主所為,當時金城公主確實在夾層中見到了覺阿佛像,但是佛像卻回不到原來的位置上了,原因就是出在了劉淵所布下的這法陣之上,這玄天北冥法陣是以陰陽互濟溝通天地氣息的,而法陣陣眼又與佛家兩尊釋迦牟尼等身像完美融合,從寺廟建成之后,兩尊佛像就已經將法陣凈化,佛力也是代替了原本北冥法陣的天地靈氣。
而這玄天北冥大陣就已經徹底的變成了佛門的陣法了,運轉所消耗的也是佛力。
這也是劉淵當年可以說妙筆生花的杰作,在當時來說用巧奪天工來形容也是一點不為過。可誰也想不到,多年之后這兩尊等身佛像居然被移動了,這移動之后,雖說佛像還是可以用自身佛力鎮壓住羅剎女,可以就會變得非常不穩定。
而當金城公主想要把佛像重新請回到原來地方的時候,眾人才發現了佛像根本回不去了,事情變得很嚴重
由于當初是劉淵設計的法陣基礎,雖然日后大陣都是用佛力運轉,可追本溯源這法陣的本身還是道家的手筆,一時間這些高僧也是看不出個所以然。
于是他們便想到了劉淵所在的北冥一定會有后人,請他們來看看,應該就能解決了
所以當時的吐蕃贊普赤德祖贊也是派了高僧前往昆侖尋找北冥的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