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玲的故事很長,但是喚心絕對是一個很好的聽眾,與以往聽到了故事不同,喚心只感覺楊曉玲的故事還是挺有意思的,于是整個過程也沒有打斷她,就這樣在昆侖的深山之中,在這個黑暗的洞穴內,靜靜地聽著
后來,楊教授幾乎是每年都會來這黔南幾次,這里也成了楊教授的第二個家。幾年過去,楊教授也從一個普通的科級,一步步走向了領導層,條件稍微好一些了,楊教授也是萌生出了接母女倆來城市的想法。
這么多年來,女孩從沒有過半句怨言,似乎跟了楊教授是她永遠不會后悔的選擇一般。可是十幾年過去了,當年的女嬰也長大成了一個十幾歲的少女,整日在這山寨之中,也不是個事,畢竟女孩知道,外面還是有很大的世界,很大很大的世界。
這一點也是楊教授一直心心念念的,他也不忍心讓自己的女兒一直生活在那個閉塞的大山之中,于是在曉玲十三歲生日那天,他被父親帶回到了繁華的城市中生活。
本來楊教授是想帶著曉玲母親一起來的,可是曉玲母親卻怎么都不同意,表示自己已經習慣了這里的生活,出去了反倒是融入不了復雜的社會了,于是曉玲忍痛跟隨父親,來到了城里。
曉玲來了城里之后,楊教授幾乎對她是無微不至的關懷,加上他的大兒子已經考上大學,而這些年來楊教授與原配夫人的感情也是一直不太好,在接曉玲來之前楊教授就已經跟妻子離婚了,也就有更多的精力來照顧曉玲了。
剛剛來到城市的曉玲自然是不習慣的,見什么都很新奇,但是曉玲從小就很聰明,經過楊教授幾年的悉心培養,曉玲也是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楊教授所在的大學,楊教授就經常給人介紹到,曉玲是自己老家一個親戚的孩子,這樣兩人經常在一起,也是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懷疑。
也是在曉玲考上大學這一年,楊教授和曉玲也是收到了來自黔南的噩耗,曉玲的母親去世了。
兩人也是馬不停蹄的趕到了黔南的山寨中,看到母親離世,曉玲也是哭的泣不成聲,本來曉玲和楊教授都已經商量好了等曉玲考上了大學,就把母親接到城里,一家人好好團聚的,可是命運就是這么巧,曉玲考上了大學,母親也永遠離開了她。
整理母親遺物的時候,楊教授才發現,原來母親給他們留下了一張殘損的地圖的,而且母親也在信中提到,本來懷上曉玲就已經是觸犯了鬼國的禁忌的,母親也是用了秘術讓自己延續了十八年才受到了這懲罰,看到曉玲如今長大成人,母親心愿也再無掛懷,所以母親才會離開他們的。
信中還提到了,他們鬼族中有一種起死回生的秘術,就藏在這殘損的地圖之上,母親說只要湊齊了其他九份地圖,就能找到鬼國的遺址,也同樣能找到這起死回生的秘術。
母親的描述深深震撼到了楊教授,“起死回生”四個字無疑讓楊教授太過震撼了,但是他卻對母親說的話深信不疑,所以在安葬好了母親之后,楊教授也是在母親留下了一處鬼族部落的遺址中開始了科研和挖掘工作。
當時的情況下,楊教授也是打通了各種關系,申請到了這個項目,他和曉玲當時都很堅定,只要湊齊這其余的碎片,就一定能復活母親的。
所以就有了之后豫中地區挖掘出有關鬼國的信息的事,楊教授也為此在業內聲名大噪,可是就在他覺得所有進展的時候,上面卻不知道什么原因叫停了這個項目。
但是楊教授當時的團隊,也被這種從未有過的文明深深吸引,于是眾人商議之下,就決定自費做研究,很多人也都立志,要畢生心血研究鬼國,一定會有一日會名垂千古的。
于是楊教授就帶領這些人,從原有單位走了出來,精心鉆研有關鬼國的事。這也就有了黎木遠等人年年回來這昆侖山中尋覓的事了。
脫離單位的楊教授等人,也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在華夏境內尋找鬼國的后裔,另一部分人會按照現有的資料,在昆侖山中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