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南城西南三十里外南江東岸有一處方圓十三里左右的桃李林,林中有新建的龐大院落群,是新任少南伯蒙琰為了安置南遷的族人所建,密林深處有一座特別顯眼竹樓,竹樓院門外橫掛著一塊“桃李堂”的牌匾,這正是蒙氏的新堂號,堂號初開的時候少南伯邀請了少南城周邊三州七郡的官員前來觀看,場面搞得異常宏大,據知情者透露蒙琰花費了至少萬金,此事還傳到鎮北王耳朵里,鎮北王非常生氣,直接奪了少南伯南海大都督府參軍的職務,“既然少南伯留戀家人,大都督府的參軍也就不勞駕他了,我看安撫南遷流民的事情交給他吧。”就這樣大都督府四品參軍變成了五品大都督府少南安撫使。
此時的新任少南安撫使就坐在竹樓中與蒙氏族人進行商談,氣氛一派祥和隨意,并沒有受到降職的干擾,蒙琰見人來齊了,站起來彎腰拱手一拜說道:“諸位,蒙氏遭難十余年,還能與諸位相聚一堂,蒙琰代父賠罪了。”
堂下的老人們和幾個年輕人趕緊站起來回拜,其中一位最年長者道:“當年大爺舉兵時是族里同意的,遭難也應蒙氏族人一起承擔,怎能歸罪于大爺,如今七郎已在南境有如此成就,當是蒙氏之幸。”
“紅老抬愛了,我尚年輕,自小未能與族人成長,所以以后族人的事務還需各位族老操心。”蒙琰表現的很恭敬。
紅老對蒙琰的態度相當滿意,捋了捋胡子說道:“七郎如今是家主,家主的決定本不應該有異議才是,不過前些時日聽蒙壽說起七郎想恢復蒙氏九門,我們這些老人商議了一下覺得不妥。”
“紅老請言明。”蒙琰并不著急。
“七郎,經少北山一戰和陵朝的追殺,昔日繁茂的蒙氏九門大多已撐不起來了,蒙氏各支加在一起目前不過六十余人,如若現在恢復九門是不是太操之過急了。”紅老不急不躁。
蒙琰沒有急于表態,看向其他族老,見大家都表示贊同紅老的意思后說道:“各位族老,既然大家覺得現在恢復蒙氏九門為時過早,我還有一個想法各位聽聽如何?”
接著蒙琰示意大家先喝茶,見大家沒有反對也沒有別的話要說,“我想將蒙氏分為三支,一支居五羊城,一支居余郡,一支居少南。”
“敢問七郎這是何意?”眾人一頭霧水,紅老率先發問。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我想為蒙氏多留兩條后路,若日后再有不測,不至于讓整個家族都送了命。”蒙琰痛心疾首的說道。
堂下眾人頓時神色哀痛,紅老等族人站起來深深沖著蒙琰深深一鞠躬,“請家主吩咐,我等族人無不追隨!”
蒙琰很滿意,看到自己已經得到族人的認可了,于是示意眾人坐下,“讓十一郎和十三郎留在我身邊去五羊城,在五羊城的少南伯府重立龍潭堂,紅老、平老當日在家中是專門經手財物的,可有意再接手研修商脈?”
紅老看了另一個叫平老的人疑慮的說道:“家主,非是我與平兄推辭矯情,但我們兩個的年紀都大了,研習商脈一道怕是力不從心了。”
“紅老別急,我怎敢讓家中老人再遭一番罪,八房的十六郎年歲已過了十歲了,以他為主在余郡修習商脈,二位以族老的身份過去,余郡本就是商貿重地,河海要道,又是在東陽城治下,你們知曉我與東陽城主的關系,而且余郡是我義妹的封地,所以我打算讓十六郎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