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琰略微想了一下覺得也有道理,雖說自己也是家族子弟但畢竟自記事起就未受過家族的熏染,對大家族的情懷還真是比不了仲柔蘭熟悉,再說給仲柔蘭找些事做總比天天在戰場上飄來飄去的好,當即同意并把人交給了仲柔蘭。
葉伯懷并未對象湖城過多的摧殘,整個象湖城除了城門有過戰斗的痕跡外,城中的街道還如同往常一樣,只是街面上空空如也,商鋪均未開門,只有些膽大的開著窗戶偷偷的的觀望,其實對于百姓來說換一個主子未必不好,可見在卓氏治下大家過的并不舒心。
葉伯懷進城后慵懶的神態立刻消失不見,換上了一副干練的姿態,在蒙琰的首肯后先是張貼了安撫百姓和商戶的告示,而后馬不停蹄的奔向指揮使府,封鎖后院內宅不許兵士踏足,而后收集整理象湖郡所有的戶籍與田地名冊等資料,等待蒙琰進城。
“這卓白陵是個人才,這些年管理象湖郡沒有大的差池,卓氏對象湖郡不合理的剝削在卓白陵的周旋下還能有這樣安定的景象,可見其才不一般。”葉伯懷看著整理好的資料自言自語道。
“報!參軍大人,先鋒營已經進城,只是···”通報之人似乎有難言之隱。
“侯爺沒來?直接去右路軍那里對嗎?”葉伯懷已經猜到了。
那人點點頭表示認可,“我就知道他是這樣的,當將軍就要有當將軍的覺悟,罷了,聽說后宅有個小子一直鬧著要見侯爺是不是?”葉伯懷對蒙琰的行為還是有個基本的判斷的,兩幅面孔,一副憂國憂民,一副冷冽狠辣。
“是,那人自稱是卓白陵的弟弟卓柏青,一直嚷著要見侯爺,看門的侍衛私下里都想進去一棒子把他敲暈,樂得耳朵清凈。”
“侯爺既然不過來那必然是有個得力的人押送卓白陵過來,我懶得管,走,隨我去會會這個聒噪的小子。”葉伯懷并不打算與卓白陵碰面,不管是誰押送卓白陵都與自己無關,他之所以愿意留在軍中完全是為了蒙琰,為了一個承諾,至于蕭胡利給予他什么,不在乎。
仲柔蘭一行人押送著卓白陵緩緩的走到指揮使府,率先進府通報的蒙煥有點難為情的出來了,一臉不好意思的說道:“三小姐,我師父他不在大堂,好像是去后宅跟什么談心去了,走前留了話,讓我們隨意。”
“葉參軍好興致啊,看來是知道侯爺不進城了,罷了,我也懶得理他,我們進府吧。”隔著馬車門簾仲柔蘭發出冰冷的聲音,不知為什么她一直與這個葉伯懷不對眼,而葉伯懷一直也是懶得理會她,這應該就是氣場不和吧。
自打被俘后卓白陵就一直低頭不語,也不進食喝水,搞得一路上仲柔蘭都緊張的不行,若是他一時想不開自殺了,自己就在蒙琰面前跌份了,不知道要被他嘲笑多久。
仲柔蘭清了清嗓子說道:“卓將軍,先吃點東西,咱們倆好好聊聊唄。”
卓白陵用看怪物一樣的眼神看著仲柔蘭,“你是世家女為什么要投靠蕭胡利這個叛臣?”
愿意開口就是有的談,這是個好的開端,只不過卓白陵話里帶刺讓仲柔蘭習慣性的翻了白眼,“卓將軍,你也是世家子弟為什么在象湖郡為了百姓與家族周旋呢?”
“笑話!象湖是我治下為百姓謀利是我應當之事。”
“好,但你的家族對象湖做了什么呢?打擊商戶,壓榨百姓,苛捐雜稅,且不論象湖,整個江右除了卓氏正支的子弟以外有誰受到過優待呢?”仲柔蘭責問道。
“你東陽城也是世家,你仲氏治下的百姓不也是供養著你們仲氏正支嗎?”卓白陵反問道。
“東陽城自古就是邊城,從來不介入朝廷紛爭,我東陽百姓上馬戰,下馬耕,從未有過苛責百姓的做法,因為百姓才是我們的抵御東海的依靠。”仲柔蘭說的正氣。
卓白陵一時無法反駁,仲柔蘭說的沒錯,東陽城仲氏的存在只為抵御東海,與中原世家的交往確實也不多,東陽城的繁華不止是商貿往來確實與仲氏的寬松的治理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