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定元年第一場大雪落下的時候,辰城收到了西府的出征通報,西府依足了規矩呈報朝廷,這讓仲柔凝十分滿意,為了支援西府的出征,特意下旨讓中書院給西府撥付了供三十萬大軍兩個月的糧草和三十萬件絲綢里衣避寒,這讓擅自開啟兩淮戰端的北府顯得尷尬了許多。
臘月初三,卓天涯奉命撤出熙州,但東府并未表明由誰來接收,等到北府于慶武率部抵達熙州時赫然發現熙州城頭上飄揚著西府的軍旗和顧言風的帥旗,于慶武氣憤至極,派了人入城交涉,回話是卓天涯走的太急,為了避免段皖入侵,西府只能勉為其難的進駐,大家都是辰國軍隊,當然要承擔防務責任,這是第一次交涉。
臘月初七,于慶武請示了蕭彧后又進行了第二次交涉,說是依據先皇遺詔,熙州原本是東府管轄,現在自然而然歸北府治下,西府的擔負責任的態度值得夸耀,現在北府軍到了,就不勞煩西府煩惱了,熙州城的回話是江夏節度使顧言風已經隨陳之慶西征東川,主將不在,手下人自然不好自作主張。
在于慶武和蕭彧的雙重暴怒下,北府副都督應宗岳親自到了長沙要求面見蒙琰,應宗岳到了長沙,西府留守卓白陵進行了熱情的接待,應宗岳多次詢問蒙琰的行程,卓白陵以公務繁忙為借口阻攔,就在應宗岳即將暴走的時候,卓白陵不好意思的告知他蒙琰在寶慶草廬,臘月十六應宗岳迎著大雪趕到草廬的時候卻發現蒙琰早就不在寶慶了,經過逼問后才得知蒙琰早已離開去了夜陵城,氣急敗壞的應宗岳連忙追過去,到了鶴州卻被阻攔了,守城的軍士說西邊戰事吃緊,沒有郡王詔令和朝廷旨意誰也不能越過鶴州。
“殿下,這么牽牛似的對付北府會不會太過分了,辰京那邊傳來消息說是吳王的彈劾文書已經連發了四道了。”顧清風一邊給蒙琰布菜一邊提醒道。
“無妨,朝廷的旨意是讓西府與北府協商,協商嘛就是可以談,我們西府戰事緊密哪有時間?”蒙琰壞笑著說道。
“殿下,已經到這一天了,我們的意圖怕是難以掩藏了,是不是該公開了,這幾日軍議司的請戰書信都快堆積如山了。”顧清風提示道。
“嗯,差不多了,公開吧,不然拿了朝廷那么多東西不好向太后娘娘交代。”
北定元年臘月十八,辰朝西府宣布西征東川,以西府武陵軍節度使陳之慶為主帥,江夏軍節度使顧言風和鶴州軍節度使靳騫為副帥,三路兵馬并進收復東川。
在得知西府出征東川后,吳王蕭彧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如今的他正陰沉的臉坐在大堂中,“蒙琰這是在向我叫板!”
“殿下,西府的舉動對我們收復兩淮其實是有助力的,熙州的事情不如先放一放?”新晉的兗州侯長孫紫陽試探的說道。
“兗侯的意思是蒙琰這么做還是在幫我們嘍?”蕭彧的態度明顯是不滿的,長孫氏即便效力自己,但也擺脫了蒙琰母族的身份。
“殿下,熙州現在暫時在西府手中,若是我們全力攻打汪銘,您覺得段皖會出兵相助嗎?”長孫紫陽沒有因為蕭彧的冷言冷語而閉口不言。
“熙州兵馬會主動出擊嗎?”蕭彧的態度有所緩和,不管長孫氏的意圖是什么,但話說的有道理。
“于將軍還在熙州附近,讓于將軍主動出擊段皖,之后我們在宛陵做好防守,將熙州暴露給段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