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淮河沿岸,宋軍的墩臺,點起一道道烽火,傳遞著蒙古人過河的消息。
南宋在淮河沿岸,有比較完備的防御體系,每一百里的河段,就駐扎一廂軍隊,約兩萬五千余人。
宋軍一廂轄十軍,五軍為機動隊,五軍分段駐營,距離墩臺二十里,便駐扎了一個軍。
這時,宋軍營地內,得到烽火示警,軍都指揮使領著四營兵,約兩千名士卒,匆匆奔出營盤,往示警墩臺方向疾奔。
可他們剛到半路,前方忽然馬蹄轟鳴,宋軍將領頓時大驚失色,“不好,敵軍騎兵!”
南宋極度缺少馬匹,兩千五百人的一個軍,幾乎都是步兵,軍官一聽見密集的馬蹄聲,便知道壞了。
他勒住戰馬,急聲怒吼,“快結陣!”
宋軍士卒慌忙結陣,而這時蒙古鐵騎已經奔馳過來,先是一波奔射,然后重騎兵直接沖鋒,不一會兒就沖垮了這批宋朝援軍。
楚州城,制置司衙門內,趙范剛剛睡下,就被一陣敲門聲驚醒。
“何事?”趙范皺起眉頭,從床上坐起。
“相公,大事不妙,蒙古人從下游渡河了。”門外之人焦急稟報。
趙范大驚失色,他匆匆下床,猛地打開門,“你說什么?”
“相公,淮河下游烽火示警,蒙古正在漣水附近渡河!”官員神情驚慌。
趙范聽后,立刻便往外走,那官員匆忙進屋,拿上衣物和官帽轉身追上。
不多時,趙范來到城頭,果然看見道道烽火,傳遞著蒙古人渡河的消息。
“相公。下游只布置兩廂軍馬,現在可怎么辦?”一群軍官圍上來。
趙范努力讓自己鎮定,他心中疑惑,漣水在南宋的防御體系中,正好處于兩個防區的交界地帶,是防線上的薄弱點,蒙古人怎么能夠如此精準的選擇渡河地點。
“休慌!”趙范努力保持著鎮定,“只要楚州還在我們手中,蒙古人就不能真正威脅我們大宋。敵軍渡河也沒關系,本官正好關門打狗!”
為什么會有兵家必爭之地,便是在進攻之中,有些城市是無法繞開的。
比如襄陽,也比如楚州,宋軍守著這個交通要沖,北面的蒙古人即便可以繞道,可你的糧食補給和后續軍隊進不來,繞進來的軍隊便無法站住腳,還會被四面趕來的援軍吃的。
各將見主將不慌,便也就鎮定了一些。
這時趙范當即做出決定,“淮河寬闊,蒙古人數萬大軍,渡河需要時間,他們沒那么快全部過來。傳令下去,水師立刻順流而下,截斷淮河,給本官將蒙軍分為兩部,再調兵圍堵殲滅!”
“是!”水營將領立刻領命,匆匆離去。
趙范隨即又道:“令淮西諸軍,立刻馳援!”
“是!”又有官員領命。
趙范看了看烽火,最后吩咐道:“再派人前往徐州,請金軍側擊山東,本官要讓蒙軍首尾不能相顧,把渡河敵軍留在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