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大營內,萬余士卒擁著器械,魚貫而出。
城墻上,準備一宿的蒙軍,沒來得及休息,便匆匆拿起弓箭,站到墻垛旁,準備防御金軍的進攻。
此時在護城河對岸的土墻后,一座座砲車豎了起來。
蒙古人攻城時,砲車一般是分散在陣前,可趙泰卻將十多架砲車,密集的排在一起。
趙泰的策略很簡單,就是集中使用砲車,利用遠程優勢,壓制一段城墻,然后猛攻這一段城墻。
有遠程火力壓制,先摧毀蒙軍防御,便能極大減少己方士卒的傷亡。
面對趙泰的策略,其它段城墻上的蒙軍還好,砲群正面城墻上的蒙軍,就倒了血霉,徹底傻眼了。
這十多架砲車,就轟他們這一段,那還不根下冰雹似的。
這讓各人不自覺的吞咽著口水,流露出恐懼的神情,感受到巨大的壓力。
在砲車被架起時,趙泰和武仙領著步軍,擁著器械,在城下擺開了陣勢。
土墻后將砲車架設好的士卒,大聲報告:“一號砲車準備妥當,可以發砲!”
此起伏彼的報告聲在土墻后響起,砲群指揮遂即一揮手,“打旗語,稟報大帥,砲群準備就緒!”
“大帥!砲群準備妥當!是否發砲!”軍官看見旗語,立時側過頭,詢問著主帥的意見。
武仙二話沒說,馬鞭向前一揮,“發砲!”
趙泰騎馬駐立在武仙身邊,注視著武仙,看著他如何傳遞信息,發號施令。
通過觀察,趙泰發現武仙的軍隊,一百人內,主要是靠軍官呼喝指揮,千人以上規模,便用令旗和鼓號傳令。
中軍通過旗鼓,通常情況下,最多把軍令傳遞到千戶一級,以及一些特殊單位。
這些中層軍官得到指令后,再去指揮下面的單位。
這些讓趙泰盡收眼底,所獲頗豐,暗暗記下其中計較,以便今后訓練自己的軍隊。
中軍令旗揮動,砲群指揮一看,打起應旗回應,表示知道了中軍將令,然后一揮手,怒吼道:“發砲!”
“裝砲!”各砲車的頭目緊跟著下令,士卒便將碩大的砲石,放入砲車的皮套之內。
城墻上的蒙軍,沒有傷害和阻止砲群的武器,只能站在城頭干瞪眼。
“放!”“放!”“放!”
隨著軍官們的吼聲響起,幾乎在同一時間,只見砲桿猛然彈起,一枚枚砲石便被甩飛,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直接砸向城頭。
城上的蒙軍看見十多個黑點騰空而起,然后越變越大,逐漸占據整個瞳眸,臉上滿是恐懼。
脫脫哈兒正好站在這段城墻,身邊士卒連忙驚呼,“千戶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