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手藝的基本都是男人,很多手藝是傳男不傳女,舍得送孩子去學手藝的,也都是送男孩過去,基本沒有女孩的。
喬三妹在娘家那邊排行第三,是家里的第三個女孩子,她底下有兩個弟弟,家里窮,爸爸又不愛做事,家里大大小小的活,不管是地里的,還是家務活,都是母親帶著她們姐妹操持的。
家里的錢是母親管的,她常常跟她們姐妹說,這女人就得把家管起來,自己立起來,也不用看男人的臉色了。
喬三妹聽母親的話,她不怕辛苦,不怕干活,但李家并沒有像母親說的那樣,讓她管著,以前沒隨軍時候,李紅勝寄回來的錢都經不過她手,都是寄到她公公手上的。
在婆家,她做多少活都是應該的,但多吃兩口你就不應該了,就是不懂事。
她沒有妯娌那樣會來事,會哄人,婆婆對她有偏見,看不得她這個沒生孩子的媳婦在自己面前晃。
李紅勝給她申請了隨軍,人人都說她命好,要去大城市生活了,不用侍候公婆,可以過上自己的小日子了,連她自己都是滿懷憧憬的。
哪成想,不是自己想的那樣,雖然比起老家那邊少干活了,但李紅勝的錢不會到她手上,每個月也只給那幾塊錢的買菜錢,她連每個月要用的衛生紙都是靠一點一點的零錢攢起來的。
身體上受苦不要緊,少吃兩口也不要緊,但喬三妹不能接受的是,精神上的侮辱。
一早等李紅勝去了訓練,她就坐車出了市區。
這怎么坐車,她是做好了功課的,問了很多人,自己在腦海里過了一遍又一遍,連把車名都抄在字條上,看到車來了,她確認了幾遍字才敢上車,一上車也是要問清楚司機是不是到她要到的那個目的地。
又緊張又擔心,怕坐錯了車,怕被人偷東西,更怕被人騙。
終于到了開發區,城區到處都是施工,建廠建高樓,路上行人很多都是穿著工服的,好像每個人都很忙,又帶著滿懷的希望。
她操著一口帶口音的普通話去問人,好在雖然很多人是本地人聽不懂,但還是有挺多外地人的,問了好幾個人找到了招工的地方。
紡織廠招女工,招大量的女工,對,只要婦女,沒有多大要求,只要勤快肯吃苦身體健康不是黑戶就行。
喬三妹很激動,排著隊報名時候都覺得自己像是做夢。
喬三妹有老家帶過來的介紹信,還是軍人家屬,她把結婚證都帶過來了,她本人看著又是樸實利落的樣子,這個簡單的面試,一下就過了。
“行了,你明天就過來上班,廠里有提供住宿跟兩餐伙食,早上八點到下午七點,中午有午休,趕貨時候要加班,過來先熟悉工種,到時候會有人教你的。”
喬三妹連工資都沒問,就連連地點頭,說明天一定會過來。
做了登記,就可以回去了,明天再過來。
喬三妹吃著從家里帶過來的干糧,嘴角是止不住地往上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