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當事人已散去,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卻已經傳遍了南京城。現在的南京城就關注四件事,一是建奴,一是春闈科舉,一是元旦,一是這個叫楊子正的又作了什么詩,寫了什么曲,說了什么話?四公子都跟他聊了啥?
相較于其它三件事都沒有關注楊子正的事來得有趣,畢竟是身邊的事,而且就是當天的事。
當第二天的冊子四處飛時,楊子正已經處理了半天的事了,他當然知道冊子到處飛的事。
這事不用說就是那幾個姑娘家后面的人干的,而且四公子默許的,至少沒有阻攔的。
因為傳出去不好的東西,跟他們四公子又沒關系,話是楊子正說的。
“少東家,你要找的茅元儀我們終于找到了。他愿意讓我們眷抄《武備志》,但不愿意去武岡。”就在楊子正正在撰寫一封商業書時,劉天賜突然跑了進來,告訴楊子正這個消息。
“什么?真的嗎?”楊子正突然聽到這個消息愣了下后,十分的振奮。
這個茅元儀是他年后盧象升戰死后想起來的人,雖然他也懂歷史,但并不等于對每個朝代的名人如數家珍。
直到盧象升死后,他感嘆明軍的實力確實過弱,步兵對騎兵的打法肯定是打不過滿清的,只有從武器上想想辦法。雖然可以通過后世現代化訓練提高單兵素質,但沒有速度都是假的,人家是騎馬,你走路,怎么拼?
可惜,他不是理科生,他不懂槍械大炮的制造,早前他去安南去呂宋還曾想從西方人手中得到技術呢。
實際上比他想象得要困難得多,人家根本不會給,況且一般的人也不會。
直到他之后突然想起了一本書,叫《武備志》,后世不少人介紹《武備志》中介紹制造的武器有多厲害。
后來因為太過于厲害,被乾隆皇帝給禁了。
楊子正以為這書可以隨便買到的,誰知道根本買不到,雖說是茅元儀1621年寫的,但市面上根本沒有。
楊子正這才讓人去找茅元儀,此時的茅元儀因遼東兵嘩之累被放逐到了福建漳浦。
別看知道了地址,但在這個時代要找一個人是很難的,所以,這才找了近一年才找到他。
更可惜的是楊子正還忘記了一個更重要的人,不知道他會不會想起來。
“真的,是真的,少東家,這是福建掌柜鄭秋轉過來的急件。”劉天賜連忙拿出一封信。
楊子正拿過信件看完后,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是真的。
看樣子他得去一趟福建了,南京這邊的事得早點結束了。
這事不能拖到年后去處理,年后的時間他都安排好了,他要正式轉戰安南了,至少要在那里待到大明滅亡,所以不可能中途再輾轉去福建。
“劉掌柜,看樣子我得早走了,不等中華廣場開業了,茅元儀比中華廣場重要得多。”楊子正正色道。
“啊?這,少東家,可……要不趁著你在,我們提前試營業?”劉天賜有點急了,這么大的事情沒有楊子正這個少東家在他把握不住啊。
“嗯……也可以,能不能先試營業東樓書局和南樓的戲院,我想辦法拉拉讀書人的人氣。”楊子正想了想,如能做到先試營業書局與戲樓的話,倒也可以的。
“那是可以的,可以的。那少東家,你什么時候走?”
“這得看東樓與南樓什么時候可以試營業啊,15號之前行不行?說不定,我還能趕回家過個元宵節。”楊子正問道。
“15號嗎?今天6號,9天的時間啊?趕點工應該是可以的。”劉天賜咬了咬牙。
“行吧,就照這個計劃來。對了,那個報紙得抓緊了,我覺得不要拘泥于全國所有郵行統一發行,也可以分時間段的。誰拿到了版誰就開始印發,不用等了,等只會浪費時間。去安排吧,抓緊。”
楊子正抬頭看了看遠處,他總有一種緊迫感,感覺時間不夠用。
雖然布局了這么多年,但也只是布局商業,其它的他也不敢布局,也沒有經濟基礎布局,更沒場地布局啊。
想出發展安南這條線還是幾年前的事,人員與物資轉過去的都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