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們,咱求票能有么?月票、推薦票,評論之類的能不能來點?)
錢謙益的加入并沒有讓聚會變得更拘謹,反而跟往常一樣。因為這些個老油條可是比年輕人還會玩,還會聊話題,還會讓氣氛活躍。
最主要的是他也很興奮,被罷官的這段日子他也很迷茫,而卞文瑜的畫作就是描寫錢謙益現狀的。
如畫中所畫,錢謙益正在險峻的崎路之上,低矮的天空壓得他喘不過氣,但畫中也顯示了,只要撐過了這段路程,前途就是天空海闊了。
卞文瑜之所以沒落款是讓想錢謙益自己寫下逆境中向上的詩句來激勵自己,而錢謙益卻寫不出來,信心起不來。
而楊子正的詩詞像一劑興奮劑一樣,打進了錢謙益的脊梁當中,所以現在的錢謙益似乎對未來又充滿了信心,這才興奮得很。
這不,三兩句話錢謙益就從楊子正口中得知了楊子正來南京的目的,一是見識一下秦淮河,二是認識一下江南文人,三是擴大中華郵行的商業版圖,這第四嘛,最重要的是,他想推出一套他自己的學派,他想試一下。
事實上這些答案是錢謙益問出來的嗎?算是,但也是楊子正故意透露出來的。聰明的不止有柳如是看到了楊子正有所圖,楊子正他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讓別人起疑心嗎?
當然想到了。
正因為想到了,所以楊子正反而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說出自己的目的。所以把自己的目的擺在明處,那大家都明白了,為什么辦《中華郵報》?因為想傳播一下科學與哲學的思想,同時也登些大家覺得有趣的新聞,以及建立一個讀書人交流的平臺。
怎么拿到批文?因為《中華郵報》承諾了不涉及廟堂的事。
看,楊子正多老實的交待了前因后果啊。
不交待不行啊,雖然楊子正不喜歡錢謙益,但他從沒有小瞧錢謙益的能量,況且他背后還站著個周延儒以及整個東林黨,還有三千成員的復社。
這也是楊子正為什么來南京的理由之一,辦報不僅要有上面的批文準許,還得要得到讀書人的諒解,不說支持,但千萬不要反對。
而讀書人組織最厲害的是誰?東林黨與復社。
有些人可能覺得既然中華郵行有了網點,有了批文,還有了紙張與印刷技術,這辦報還需要得到這幫子壞得流膿的東林黨人的諒解?
說這些話的人從來都是把問題看簡單的人,就像穿越前,中國的電影為什么不能在東南亞像以前的香港電影一樣大肆橫行呢?
按理說我們的電影質量因為投資更多,制作更用心,那比東南亞的電影要好的多,加上東南亞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應該不會拒絕中國電影。
看,以前的港片就可以橫行東南亞。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中國電影沒有走進東南亞呢?
因為中國電影能不能走進東南亞,從來不是中國電影質量本身的問題,也不是東南亞觀眾喜不喜歡的問題。
而是美國允不允許的問題。
這跟美國有什么關系?
因為美國的影視業每年在東南亞的票房加周邊收入高達幾百億美元,因為美國可以通過影視洗腦東南亞民眾。
利益加意識形態爭奪,你覺得美國會允許讓中國電影進東南亞?
同樣的道理,你以為有了批文,有了網點,有了錢財,有了技術,《中華郵報》就能自由的在大明隨便發行了?楊子正的新思想沒得到讀書人黨派的默許就能在大明傳播了?
所以,楊子正必須得跟錢謙益說明白他的目的在哪。
這叫無奈,也叫陽謀,同時也能消除對方的猜疑。
當然,錢謙益也對楊子正的科學與哲學的具體主張表達了關切,楊子正表示會盡快在《中華郵報》上闡明觀點,同時也歡迎諸位文人們同樣在《中華郵報》上發表學術觀點,只要不攻擊別人,不議論廟堂之事都是可以的。
這也是利益交換吧,不能你辦一份報紙這么厲害的宣傳物件,跟東林黨跟復社跟天下文人無關,只能發表你自家的觀點吧?
人家復社與東林黨也需要傳播思想的,這不,正好也在《中華郵報》上借點版塊宣傳一下他們的思想。
其實對于這一點楊子正無所謂,因為他不怕別人傳播不一樣的思想,他堅信在科學與哲學的思想傳播下,當下大明的那點思想火花根本起不了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