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秋,福建省中華郵行的大掌柜,此時他正在整理的著賬本,他本是一個呂宋的華人,1603年,他才三歲,他的父母就被那該死的佛郎機人給殺了,他是被一個當地的土著所救,后混跡于呂宋與蘇?、汶萊以及安南阮氏王朝等地。
為了生存,他學了不少的佛郎機及紅毛夷的語言與文化。
數年前,一個來自大明的少年人在馬尼拉與鄭秋的東家做生意,后發現鄭秋能說會道,而且擅長算術與會賬,于是他就被這個少年人以每月一百兩紋銀的高薪給挖走了。
接著他被安排到了中華郵行的福建分行做大掌柜的,專門負責福建的郵驛以及松江府、福建與呂宋以及安南這條線的海貿。
而這個少年人正是楊子正。
鄭秋覺得跟著楊子正做事有尊嚴,從沒有人把他當奴隸,他也不用左右卑躬屈膝求活路。
雖然到了大明也要給官員及地方士紳還有最大的海盜鄭家卑躬屈膝,但卻不是在呂宋求活的那種。
他現在給人卑躬屈膝只是為了讓人覺得他有禮貌,而不是因為他沒實力。他現在背靠中華郵行,光福建分行他鄭秋就能指揮得動數千分散在各地的保安人員以及郵行的送貨員。
還有數不清的貨物,每月上十萬兩白銀的流水,這就是他外表卑躬屈膝卻內里硬氣的所在。
他,鄭秋,是有人撐腰的,不是隨隨便便誰能欺負的。
“鄭福,少東家休息了嗎?”鄭秋問了句站在他旁邊給他打下手的小跟班,這是他的大兒子,今年也有16歲了,他帶在身邊讓他多學習。
“是的,父親,少東家與玉京夫人休息了。”田福回答道。
“好,你再去檢查一遍船隊,仔細點,明天少東家就要跟著我們一起南下了,千萬別出了意外。”鄭秋叮囑道。
“是,父親。”
看著鄭福出門,鄭秋這才收拾東西,準備等鄭福回來匯報完后才休息。
……
果然,大海與大江是有很大的區別的,自海船出了港口,駛進了藍水,這船的起伏就越來越大,哪怕是這冬春之際海浪也是不小的。
這次來上海碼頭接貨及接楊子正的船有三艘400料的海船,都是沙船,只能沿著海岸線走的船只,為什么中華郵行駛的是沙船?
而不是福船或廣船?
因為這沙船有它的優點:平底船能進內河,而且逆風行船時,帆除獲推進力之外,還附帶產生使船橫向漂移的力。而沙船上多桅多帆,可以逆風斜行,輪流換向,走“之”形路線。沙船上還有“太平籃”,當風浪大時,從船上適當位置放下竹籃,懸于水中,竹籃里面放大石頭,使船減少搖擺。
還有就是有其它的考量,比如故意向各大海上強者示弱?畢竟現在中華郵行強不在海貿,沒有強大的海上力量,你就那么幾十條船,整得出那種全副武裝的大福船或能遠航的廣船想干嘛?你是想示威還是想表現野心?
這些先按下不表。
這海上行船可苦了卞玉京與寇白門兩人,當然,卞玉京最苦,她這腿還痛著呢,然后還要遭受這暈船的痛苦,簡直是想死。
幸好楊子正還是個比較懂得照顧女人的男人,他早早就準備好了供他們吐的桶子,還有緩解暈船的柑桔、生姜等。
并且給她們準備了墊得厚厚的臥榻,這樣晃起來可以減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