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這個連環招妙啊。只是,不怕一些土司與地主與我們發生沖突,從而引起黎朝的注意嗎?”此時出聲的是茅破虜。
“怕什么,就怕他們不來沖突,有了沖突我們才好沒收他們的土地與財產,這黎朝敢跟我們沖突,我們才有理由與他們打仗。況且,這種沖突不是一兩天就會出現的,沒個半年一載那些地主、土司們感覺不出來的。因此,我們有一年的時間,這也是我希望我們的軍隊一年后有戰斗力的原因。”
楊子正笑道。
“如果順利,每個地方都出點錢與人,這不就構成了修路的資金了?中華郵行只出修路費用的一成,剩余的從別的地方擠出來,有錢有人了就修,沒錢沒人就停工。”
“哈,子正,哦,大都督這個法子好。一箭三雕,我們用少量的錢財修了路,籠絡了安南民心,還削弱了本地的鄉紳勢力。”牛正全高興的說道。
楊子正說完,眾人這才放下了擔憂的心思。
“不過,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要說動這些人需要付出努力的。他們也會顧忌,一是顧忌中華郵行講不講信用,能不能兌現承諾,二是顧忌當地地主與土司會不會限制他們,打壓他們。”
“所以,凡是不限制甚至鼓勵免費來幫工的地主與土司,我們也要獎勵。比如取消他們修路的費用,提高他們貨物的價格等等。”
“總之,這是一個聯動的策略,也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需要慢慢來。”其實這是楊子正想了很久的要在安南實施的策略。
如何有效管理安南?必須要有迅速到達每個縣甚至每個鄉村的軍力,要想迅速到達,就必須要有好的道路。
由此,楊子正發現道理不僅能讓軍力達到地方,還能讓管理與商業以及報紙文化學堂之類的都能達到地方。
所以在安南修路這是統治與管理安南的制勝法寶,那如何既要養軍隊還要能修路?
三個方面,一是通過稅收,在商貿中提高價格;二是通過聯合黎朝三方勢力出錢出人,還有用利誘與威脅并存手段去要求地方的地主鄉紳及土司出錢出人;三是通過發動普通民眾的積極性自愿免費幫工。
“大都督的意思是我們建設部只需要把修路的測繪設計做好,所需材料,人力數量,工具,食宿等做好規劃就行?”牛正全也是很滿意的。
“差不多吧,對了,這個吃的問題還是我們來解決吧,要讓來幫工的人看到中華郵行的好。為了完成這件事,蔣秘書長立馬給朝廷寫信,讓朝廷給我們一份文書。另外,把我說的這事形成一個完整的可行的行文。”
“是,大都督。”蔣燦文領命。
“嗯,陳維崧、鄭福,鄭森,你們協同王大掌柜去與安南王莫氏,西定王鄭柞,還有武隆,以及南邊的阮氏去談判,先談北方三家,談定之后再談南方阮氏。無論是好言相勸,還是暗中威脅,無論用什么手段,一定要讓他們同意我們的方案。”
“是,吾等領命。”中華郵行安南分行的大掌柜王朝杰與陳維崧三人領命。
“劉部長,你們宣傳部一定要把這個宣傳好,要讓百姓與地主土司們看到看處,是中華郵行受大明朝廷及安南王室的委托,在為安南做好事。”
“是,屬下一定竭盡全力。”宣傳部長劉智廣領命,他的宣傳部都還沒怎么組建好,這一下子就接到了這么重要的一個工作。
“嗯,宣傳方面要用巧方法,不要過于死板的宣講。比如編點什么小道消息,什么好聽的故事,然后把中華郵行為普通老百姓做事的事宣傳出去,面對地主與土司,多宣傳中華郵行與廣西、云南土司及地主的良好合作。總之,不要拘泥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