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自古以來著名的軍事巨作不少,但為何每朝每代的優秀將領卻不多呢?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深入學習軍事知識,沒有及時總結戰爭經驗,沒開創作戰方法。”
“我沒帶兵打過仗,但我知道打勝仗的幾個要素,一是知己知彼,你得知道敵軍在什么方向,多少人,什么兵力,戰力如何,將領是誰,將軍的擅長戰法是什么等等,你知道敵人的消息越多,你越能從容的面對敵人,從而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選擇。而這個知己知彼怎么來?總不可能天上掉下來。為了做到知己知彼,因此我們需要情報處,靠軍事情報人員去收集敵人的消息,通軍情人員,通過當地的老百姓,通過收買對方的官兵等都可以得到情報。”
“很多打敗仗的將領就是因為沒有做到知己知彼,對敵人一無所知,然后就一頭撞進了戰場,最后落得個身死道消。知己知彼這句話講了兩千年了,可真正做到的沒幾個,而中華民軍所有的戰爭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
“除了知己知彼之外,第二個要素就是排兵布陣,排兵布陣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利用地形、天氣、山林、黃土、石頭、河流等因素,結合自己擅長的方式削弱對方最有戰力的方法。這個自《孫子兵法》后不知有幾多的兵書有各種介紹如何利用陣法來拒敵的,接下來大家要好好的學。”
“第三個要素,士兵的素質。素質指什么?本意指事物的本來性質,而這里指的士兵素質是指士兵的身體是否強壯有力,文化認識是否比對方厲害,思想境界是否比對方高。身體強壯,敵人不是我們的對手,我們可以砍瓜切菜一般快速的戰勝對方。文化認識,如在戰場上對于急促的軍事消息,有文化的人會做出更加快速的反應。而思想境界則是指,戰場上如何做才能做到犧牲最小化勝果最大化,怎么做才能服務大局,什么才叫真正為人民的軍隊。”
“第四個要素,那就是錢糧與裝備,沒有足夠的錢糧與裝備能不能打勝仗?我認為是能的,但是這樣的勝仗付出的代價卻是高昂的。那如果代價高昂,那還要不要打?當沒有好的錢糧與裝備時,代價高昂也要打。這就是第五個要素,勇氣與使命。”
“什么是勇氣?狹路相逢勇者勝,有人遇到了老虎,明明打不過,但他卻退無可退,唯有以死相搏時,說不定還能有一條活路,這就叫勇氣。作為士兵,作為軍人,在戰場上要有勇氣,要有敢于與敵人一決死戰的勇氣,沒了勇氣前面說的四個要素再好也都是假的,照樣的打不了勝仗。”
“剛才說了,除了勇氣還要有使命。指出使的人所領受應完成的任務,應盡的責任,指奉命辦事的人。你們想想,成立中華民軍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賺取軍功嗎?是為了搶奪土地嗎?是為了賺錢嗎?都不是!”
“中華民軍是為了給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子孫后代打出一片能讓他們安心生活,平安快樂的生活之地來。為了不讓我們的父母及兄弟姐妹,還有子孫后代再如我們現在這般四處流浪,為了活命而奔波不息,我們要為他們爭取出活著的空間。”
“這是小的使命,為了家,為了后代。而大的使命是什么?是民族。現在北方有建奴一直侵犯我中原,海上有紅毛夷虎視眈眈,我們的中華民族已經到了危難時刻,為了我們整個中華民族,我們也要為后代們打出一片天地來。”
“這,就是我們的使命。指使你們去打仗的不是我楊子正,不是錢財,不是軍功,而是你們的父母及兄弟姐妹們,你們的子孫后代,這個偉大的中華民族。現在你們在中華郵行的庇護下父母及兄弟姐妹還能有口飯吃,如果哪天中華郵行不在了,他們怎么辦?”
“所以,同學們,兄弟們,為了子孫后代,為了中華民族,我們要打出一片天地!”
“為了子孫后代,為了中華民族,打出一片天地!”頓時禮堂內全員振臂高呼,個個神情激動。
甚至連茅破虜都心胸激蕩,他以為楊子正還會用昨天的那套話術,卻沒想到今天的話語更加的讓人打雞血,更讓人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