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們,收訂比有點差啊。各位老鐵們別看盜版,支持一下正版,至少也要讓作者有寫下去的動力,作者寫不下去了那就盜版也沒得看了。多謝支持了!)
除夕之夜,四處都很和諧,無論是安南,還是武岡,又或者是大明皇宮,洛陽福王府,李自成的營帳……
當然也有不和諧的地方,那就是那些被所有人拋棄掉的流民,該餓還是餓,該被奴役還是被奴役,他們就像是這個時代的莊稼一樣,長成啥樣全看老天。
老天讓他們活他們就活,老天不給活路那就死無葬身之地。
這個崇禎十三年就這么過去了,正式的進入了崇禎十四年的正月。
洛陽城現在已經是亂成了一鍋粥,哪怕是在正月,一切比想象的還要亂。
洛陽城中各種傳聞紛紛,有錢人家找尋逃路,各縣上萬難民和有錢大戶逃入洛陽城中,附近地方武裝也退守城內。城中寺院、廟觀都住滿難民,官府和大商戶搭起粥棚救濟。
雖然福王并未出資多少錢糧來動員,但依然因福王的錢糧調起了全城官民的積極性。
官軍押著幾百名監獄犯人,開始從洛河灘拉石頭往城中運,城墻內四周,堆滿了大青石。城中街道上巡游的練勇多了起來。
正月初五,官府告示,城中所有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男、女都要參加護城,說是保家衛城。男的上城墻,女的參加做飯,如有不從者,就地正法。
正月初七,河南府兵部和縣兵房,召集城中各里、甲長在城墻上劃分防守具體位置。四大城門開始關閉。
東門由副將劉見義鎮守。
西門由參政王胤昌鎮守。
南門由副將羅泰鎮守。
北門由總兵王紹禹鎮守。
城墻上架起了紅衣大炮和各種土炮,由官兵和各縣逃入城中的地方武裝守衛。各里、甲參加護城的男子和難民中的男子,開始參加護城戰事演練。
官府打開縣庫,婦女們開始在大街上搭棚、壘灶、磨面、摘菜。人們都忙碌著,為了保家衛城,百姓的熱情都很高。
正月初八、初九,人們開始往城上轉運大青石頭、磚塊、滾木等戰事用物。
看著這全城協防一條心的景象,仿佛讓洛陽城中的福王與百官們生出一種豪情,不說守城,就是出去與李自成一戰或許都有勝的可能。
然而,正月初十近午時,李自成闖軍突然將洛陽城團團圍住,在城外搭起層層大帳,圍而不攻,查探城防,入夜點起堆堆篝火。城外火光沖天,紅彤彤照亮夜空,不斷有人向城中喊話,而城中靜的嚇人。此夜,城墻上巡邏的官軍不停巡查著。
此夜,福王朱常洵夜訪延福宮。進香、上供、跪拜玉皇,祈求保佑洛陽度過此劫,長跪不起,口中念叨不停。
后被延福宮的道長請入客堂,福王獻上重金,并請道長指破敵之法,道長送了十二個字:“先安撫、出重金、用壯士、棄洛城”。
道長的意思很明白,城是守不住了,還是逃,錢財先用來安撫與激勵那些守城的人。
可是福王是一個貪財之人啊,但是想來想去,經過一夜的思忖還是從了道長的計策。
第二天,福王在宮中,大擺宴席,宴請駐洛守軍將校并向大家承諾:“如守住洛陽城池,送白銀百萬,并上奏朝廷,保各位加官進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