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哪怕讀了先祖們所有的只字片言,也沒有找到一個答案告訴他該如何處理如今之亂局。
再想想如今朝堂的治國理念沒甚一點的新意,天天是禮是仁,就是去年的左懋第的《疏陳四弊》搞了一年了,哪里去得了弊病,民困還是民困,哪怕是撤了剿響依然沒解民之困,加上現在又是干旱與蝗災,這民困哪還解得了,是越來越嚴重了。
兵依然是弱得很,大明現在能戰之人不過二三人,其余連李自己臨時組建的烏合之眾都打不過,更不要說要完全的消滅張獻忠之部了。
稍微強一點的兵馬現在全在遼東,說遼東的兵馬強但卻依然打不過建奴。
臣工委頓依然還是委頓,一年了,換了兩個首輔了這朝堂有何改變?沒有任何的改變。
更不是要說國庫虛耗了……
唉!
崇禎似乎想到了什么,他拍了拍床沿:“來人。”
“皇爺,有何吩咐?”過來的小公公連忙問道。
“告訴承恩,我明天要看到科學的楊子正與那方以智如今在干甚。”崇禎早說完揮了揮手后又躺下了。
翌日,崇禎還未起床王承恩便已經候著了。
“承恩來了?查清楚了是誰說在朕下罪己詔了?”崇禎問道。
王承恩從袖中摸出一封奏疏遞給崇禎,崇禎看了之后冷哼了聲,把奏疏丟到地上。
“讓你查查這科學楊子正的事是何情況?”崇禎繼續問道。
“皇爺,容奴婢數日,這楊子正與方以智均在安南,近況一直未有消息傳來。還是數月前,又有一批中華學堂的學子赴安南學科學的消息。另,另外,這中華郵行近日在江南大肆的購買勞工前往安南。”
“安南之事盡快打聽,這中華郵行買勞工之事……唉,朕也不知道這是好是壞,壞吧,他們給了這些災民一條生路,且楊子正確實待他們不錯。好吧,這是大明的人口全被他弄到安南去了,這大明怎么辦?”崇禎搖頭。
王承恩眼珠子稍劃拉了一下后,緊了緊嗓子。
“奴婢覺著,這臣子們沒一個斥責,相信這是好的吧?至少讓地方官少了許多賑災的事。”
“嗯?”崇禎一聽立馬聞到了不同的意思。
是臣子真沒斥責,還是?
“去打聽一下臣子們對安南購勞工之事。”
“是,皇爺。”王承因躬著身子點頭。
……
此時的安南,楊子正的政務院雖然困難重重,但卻終于打開了一絲局面。一面是有佃農匿名狀告士紳吞并他們的田產,結果新來的官府受理了,目前監察部的人由警察正四處收集證據。
這讓一些農民很關注。
另一絲局面,是有些少數族收到官府的文書,說是邀請他們派代表去參加協商,說什么可以讓他們下山分田地了,還能讓娃娃免費的去讀書了。
這讓一些少數族的內部紛紛鬧起了大波浪,誰不想走下山去?誰不想有更多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