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正取這個字的意思很明顯,表示對大兒子的器重與厚望,讓大家放個心。
“報大都督,外面放鞭炮是為慶祝小少爺出生的,除了他們放鞭炮,還有好多人都在祭祀敬神,說是他們的田地與生活算是保到了后代了。”
“咦,這是什么落后思想嘛,維崧,叫大家不要這么干了。另外,大家一起慶祝,那就給他們都發喜錢。”
楊子正批評了之后又給發喜錢,陳維崧等人表示明白了。
楊顯光出生的消息立馬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遍了各大學堂、各大農莊,各地商行以及各級衙門,還有中華民軍的耳朵里。
頓時大家的內心里都洋溢著一股子的希望,突然覺得這日子更加的有了盼頭。
這種奇怪的心思沒有人說,但人人都明白。
楊子正也從各方感應到了,但他無能為力,這是在封建社會,有很多的東西講究傳統與傳承的。
數日之后,崇禎到了兩個奏報,一明一密,明的是山東在四月二十五日觀測到了天狗食月,暗的是安南統一了,楊子正在安南秘密練兵數萬,采用了新式火器不用吹灰之風滅殺南阮六萬精兵,將南阮趕至占城,從而安南統一。
安南王成了傀儡,方以智在楊子正的政務院任第一副政務長,負責兵事與外事……
“承恩,這楊子正有何企圖?”崇禎問道。
“奴婢不知,不過,奴婢以為,此事可問方以智。”王承恩回答。
“問方以智?”崇禎有些意外。
“方以智乃大明國的安南特使,是我大明官員,這問他應該是可以的,除非他想革除功名。”王承恩低頭回答。
“是了,是了,那就去問問他。”崇禎晃了晃腦袋,自己竟然把方以智這個特使的身份給忘了,“承恩,你說要不要調方以智回朝?”
“皇爺,方以智被打上了科學的標簽,怕是會遭到朝堂的排擠。”王承恩很少在具體的政策中給出自己的意見,因為他知道崇禎最厭惡的就是宦官干政了,但是王承恩是個受人恩惠而思圖報的人,畢竟他拿過方以智的十兩金子。
“嗯?”崇禎意外的看了眼王承恩,眼神中透著警惕與審視的目光,好一會才挪開眼睛,“嗯,那就先不召他回來了,那楊子正有甚做法讓他報之。”
“是,皇爺。”王承恩剛才真是嚇死了,內衣都浸了汗漬,這個方以智以恩惠情誼還清了,以后不管他了。
“諸位,當前局勢不容樂觀,吾等食君之祿當得做忠君之事,都想想辦法,可有甚辦法?”范復梓坐在文淵閣的小房間內召開了一場內閣會議。
張四知、魏炤乘、謝升,陳演以及楊嗣都在坐,眾人看著老首輔,皆不知該說何話。
“諸位閣老,在下認為當前首當其沖的要有糧,當前干旱與飛蝗俱在,亦有各內外戰事需要糧草,這糧當是重要得緊。且,京師的糧尤為重要。”張四知拱手說道。
“那張閣老可有辦法?”范復梓問道。
“當前大明糧已不多,唯有外購,我提議加大對安南的糧食的采買量。”張四知說道。
“張閣老說的可是從中華郵行多買糧?不可,中華郵行的楊子正狼子野心,吾聽聞他已暗中統一了安南,此子有禍心。朝廷不可寬以待之,放任其在安南的所有所為,反之,朝廷應敲打之。既然中華郵行有糧,便令其助晌助糧,作為大明子民該在國難之時挺身而出。”楊嗣昌反對。
“楊閣老,薛國觀提議助晌,這廟堂上下是何反應大家都知,去年中華郵行反而第一個附議助晌捐了銀子的。若如今再只逼中華郵行一家助晌,楊閣老不怕中華郵行不聽話?聽說那楊家在湘西南之地可隨時聚起數十萬民眾的,若逼得中華郵行冒險行事,誰去剿之?”張四知輕輕的問道。
楊嗣昌鐵著個臉頓時不知如何作答。
“那楊子正再狼子野心,也沒有在大明境內生事,反而是低價賣糧給大明,幫大明處理災民。他統一了安南,若是有一天被招安了,這可是國公之大功啊。難道楊閣老要逼楊子正造反?”張四知再發問。
“你……本官沒有逼他造反之意,本官只想提醒各位,此子狼子野心,非我儒學,必將有一天與你我勢不兩立。與此子合作,終將是與虎謀皮!”楊嗣昌不滿道。
“那楊閣老可有計策解決當下之糧荒之難?又可有安定天下之策?若是當下大明無內憂外患,我亦如楊閣老一般誓要打倒這科學之道。但耐何之?吾等可有余力抗之?吾等可不買其糧?”張四知反問。
“……”楊嗣昌被懟的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