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正回到中華農莊,面對喜氣洋洋的茅破虜,他也是很興奮。
“茅都督,水軍的訓練的機會來了,把這條海運線路摸清楚,以后說不定有大用。”楊子正高興地說道。
“是的,大都督,我們這水軍終于可以真正的實踐了,說不定沿途還能打一波海盜。”茅破虜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好了,趕緊再抓緊訓練,今天我們去試射了一一枚艦載的火箭炮,效果不錯,爭取這次北上時就裝上,趕緊派人去練習怎么使用。”
“好,我這就去。”
“對了,皇太極在遼東把錦州圍得個水泄不通,大明派洪承疇率軍去解錦州之圍。你覺得結果會怎樣?”楊子正故意問他這個就是想測一下茅破虜。
茅破虜皺眉,“我不知道具體的排兵署,但我認為皇太極對錦州圍而不攻有兩個原因,一是攻錦州劃不來,損失會很大,二是怕援軍,圍而不攻就是看大明是不是救,救那就打援軍,不救那就耗死祖總兵,等城內沒糧沒吃的祖總兵會不得不棄城投降。”
“嗯哼,看的很準。所以,結果只有一個,這次錦州之戰建奴會把大明在遼東的所有軍力打垮,迫使大明失去對遼東的控制,只能死守住長城,保住京城。皇太極這招叫圍點打援,很是厲害啊。”
楊子正說到這想起了后世的某個偉人,最擅長的就是圍點打援了,這是運動戰中的有效戰法。
“圍點打援?”茅破虜皺著眉頭,“大都督這圍點打援的戰術是什么?又怎么破?”
“圍點打援嘛,顧名思義就是圍住敵人的有生力量,只圍不打,用襲擾戰疲敵,消耗掉敵軍的軍心,軍需與軍備。此時敵軍要么投降,要么奮死一戰,要么求援。投降最好,若敵軍不投降那就避免與他決一死戰,哪怕自己再強于敵軍也不要逼別人死戰,死戰就意味著敵人能爆發出超出平時幾倍的戰力。”
“敵人不能死戰,又不投降,那只有求援。既然是有援軍,那就很容易算出敵軍的援軍有多少,走什么路線,大致會派多少的人,會采用何戰術等。這對打這樣長途奔襲而來的援軍是很容易打的,那就是一步步的消耗他們,不能讓他們停歇,采用分割、蠶食、策反、震懾等作用將援軍打垮。”
“還沒等援軍到達目的地,他們就已經被我軍吃下了,那你想想被圍的將士聽說援軍被滅會是何反應?”楊子正說完輕輕的笑了笑。
“投,投降。”茅破虜愣了許久,這種大戰略的會戰手段,他沒經歷過。
“大,大都督意思是說這皇太極圍錦州,打洪總督,用分割、蠶食、策反、震懾等手段吃下洪總督最后再逼祖總兵投降?可,可,可祖總兵……”茅破虜說不出話來,誰敢保證祖大壽不會再投降?他可是投降過一次的。
畢竟,祖大壽對崇禎可是沒啥忠心的,當年皇太極陷害袁崇煥,祖大壽說以全家性命擔保袁崇煥可依然沒用,袁崇煥還是被崇禎給凌遲處死了。
祖大壽對于崇禎是心寒的。
所以茅破虜想都想的到如果洪承疇被皇太極圍點打援吃下了,祖大壽百分百分投降,那到時正如楊子正所說,大明在遼東就徹底沒了一絲的反抗能力了。
“那,那大都督怎么破呢?”
“幾乎無解。”楊子正搖頭,“除非,援軍有超呼建奴之戰力,以強力降之,方可救錦州之圍。洪承疇是援軍,一路奔波,皇太極以逸待勞,還沿途各種手段。加之建奴戰力本就強于明軍,兵數不少于洪承疇之部,怎么看都無解。”
“嘶!洪總督危也。”
“不,是大明危也。洪承疇是個聰明人,他大不了投降。”
“不可能吧?洪總督不是祖大壽之類的人。”茅破虜不信。
“誰知道呢?不投降直接殉明?洪承疇甘心嗎?若是皇太極極力勸降呢?誰能說得清?”楊子正攤了攤手,“所以,洪承疇不一定有事,但大明肯定是完了。但這又不能怪洪承疇無能,實非他能得了的,大勢如此而已。不救錦州?會寒了大明將士之心,救,必敗無疑。”